匹克董事長許景南:創國際品牌是中國民企最大的社會責任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最有可能成為國際品牌的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家族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中國領先的的董事長許景南在會上說,現在中國的航天器飛天了,航母下水了,諾貝爾獎實現突破了,奧運金牌更是一籮筐,就缺國際品牌了,“我們民營企業應該承擔起創國際品牌的責任,這也是民營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李克強總理邀請一批民營企業家去中南海座談,強調“對民營企業家,政府不僅信任,還要依靠”。而在三中全會公報中,也明確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出激活民營經濟的信號。
許景南認為,通過市場調配資源、開放更多領域讓民營企業進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衷,在前期也起到很大效果。如今再次強調市場作用,開放勢必更深入,給予民企更多發展機會。“國內的穩定發展,將為民企國際化提供堅強的后盾。”
中國家族企業發展至今,在各自領域國內市場已進入“守城期”,而如今全球經濟市場一體化,要求所有的家族企業都必須有國際視野,重新審視自身價值。只有在國際上成為知名品牌,中國家族企業在未來才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中國也需要一個國際品牌來凸顯國際實力。強大的國家催生強大的品牌,家族企業需要扛起這份成為國際品牌的重任,成為國家的名片。
許景南說,匹克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創國際品牌的目標,并在過去20多年里矢志不渝的實踐著,通過實施名稱國際化、商標國際化、管理體系國際化、品牌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到市場國際化“六步走”發展策略,匹克一步一個腳印向“國際品牌”的目標邁進。
目前,匹克通過與NBA、FIBA、WTA等國際組織合作緊密,2012年匹克海外市場的總營業額已經占公司總營業額的13.4%,成為國內海外銷售占比最大的體育品牌,“國際化”初具雛形。
國務院研究室原社會司司長張大平稱贊:“匹克憑借爭取的發展戰略和核心價值理念,以塑造民族品牌為己任,逐步推進企業發展,2012年更是榮獲最佳中國品牌50強稱號,在經濟效益、開拓國際市場、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