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備戰“史上最強網購潮” 爭搶300億蛋糕
商家看好“雙十一”忙于備貨
進入11月,方建華的工作節奏就驟然緊張起來:11月11日當天,他可能要向遍布全球的30萬購買者發送總價1億元人民幣的服裝包裹。去年的這一天,作為天貓商城女裝銷售前三的茵曼創始人兼CEO,他帶領他的團隊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
他告訴記者:“4月份就開始備貨,貨品價值4.5億元,其中還備了價值7000萬元的物料,為了網購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我們已與多家物流公司達成合作并采取分倉發貨。”
看好11月11日的購物需求,是當下眾多國內網商的普遍心態。去年的“雙十一”當天,網商銷售額超過190億元人民幣,而當年全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67.5%,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而據CNNIC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又新增網購用戶2889萬,總數已達2.71億——在很多商家看來,“不搞電子商務就是死路一條”,已從預言變成了現實。因此,今年的“雙十一”和往年相比,傳統實體企業積極投入“備貨”,成為最突出的亮點所在。
“整個商業模式發生改變,消費者對于網購的需求與傳統零售完全不一樣,這也要求我們做出不同的品牌定位!痹跒橐约冏隽硕嗄觌娮由虅盏年愑钗恼f,今年,他們專門開發了全新的專供線上的男裝品牌A21。自3月31日進駐淘寶天貓商城5個月后,銷量排名已上升至男裝第二。對于即將到來的“雙十一”,陳宇文的目標是沖擊5000萬元的銷售額。
海量背后的市場變化
購物狂歡節今年能賣多少貨?天貓方面向記者提供的分析預測認為,今年的網購銷售總額會超過300億元,“這個數字是根據對許多網店摸底調查后得出的”。
和賣家相比,各類購物網站之間的商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從10月下旬開始,包括天貓、京東、亞馬遜在內的主要購物網站就已經開打宣傳戰、廣告戰,有的網站還預先搞起了“折扣預訂”,希望及早鎖定“客源”。
天貓商城洗發水產品銷售排名居前的“采樂”品牌經銷商譚家顯說,網購正在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渠道發生了深刻變化,今年“雙十一”又是一次改變原有消費習慣的契機,經銷商在廣告、人力物力投放和優惠政策上加大角力。
然而,在看好“雙十一”井噴式發展前景的同時,商家和網站也普遍承認“壓力很大”:“雙十一”在給消費者帶來無數價格優惠商品的同時,人們也要忍受收貨時間超長、包裹損毀、錯發等一大堆麻煩和苦惱,特別是近乎幾何數級暴增的包裹數量讓物流和全社會都不堪重負——去年一些主要物流企業被“爆倉”的情形,不少消費者記憶猶新。今年僅天貓方面預計就會產生1.5億個包裹,到時全國交通、物流會發生怎樣的“意外”,誰都沒有底。
天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目前包括順豐、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已征調100多架飛機解決“雙十一”當天貨運的問題。
“今年我們所有包裹都走航空件,消費者已經不僅僅關心價格是否優惠,更關心網購體驗是否愉快!标愑钗恼f。
全球市場為中國網購“折腰”
中國網購熱潮如此驚人,讓全球市場為之折腰——一方面,是眾多網商直接向全球銷售質優價廉的“中國制造”,另一方面,則是許多跨國品牌從以往的“被代購”轉向直接面向中國網民。以嬰幼兒奶粉為例,許多跨國品牌從原來的“被代購”轉為“我來賣”。如荷蘭一品牌企業號稱“備貨50多萬罐奶粉”,為此專門聯合荷蘭航空、達能等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接機儀式;此外,國際一線主力奶粉品牌也紛紛加大備貨數量,僅天貓統計備貨總額就達到6億元人民幣。
這種情形的背后,凸顯的是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開始更快發展的市場現實。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剛剛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明確出臺檢驗、收結匯、稅收等6項政策,扶持B2C跨境零售電商,這使得很多本土網商“動心”。
總部位于深圳的網路服裝賣家陳文平說,自己正在籌劃進一步加大跨國品牌如HM在國內市場的代購銷售力度。他說:“作為一個出口貨物的網店,我們已經在海外擁有一定資源,增加這個業務不會增加太多成本,但市場前景廣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