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客危機看鞋服類垂直電商的興衰
這次用風口浪尖形容凡客的處境絕不為過,但至少凡客仍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可是其他鞋服類的垂直電商上次亮相的時間似乎在很久之前了。你還得的大明湖畔的好樂買嗎?
由盛而衰的鞋服電商
說到鞋服電商,最輝煌的時候當屬2010-2011年。那時電商是幾乎是時代的熱詞,行業大會中最熱的話題,投資人眼中的寶地,大佬業者一起調侃著電商泡沫化的說法。電商的各個垂直細分領域全面開花,鞋類和服裝電商極盛一時。
根據易觀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B2C的交易額達到2400.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30.8%,再次現實增長翻番。2010年中國B2C的同比增長速度為30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提到“2011年表現突出的細分市場還是以服裝和3C家電為主。其中主要包括鞋類、大家電、女裝。細分市場的特征是用戶認知度高,消費習慣成熟,商品相對標準化,易于規模化。鞋類B2C在2011年形成戰國格局,除了傳統的樂淘、好樂買之外,背景的優購、名鞋庫、西街網、拍鞋網、酷運動等都在鞋類市場有上佳表現。”
到2012年,中國B2C市場將保持穩定的增長,但同比增速繼續下滑。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投資人的關注點發生轉移,一時間,電商如同失寵的孩子般無助。寒冬來臨,樂酷天、維棉、耀點100等網站倒閉。
早在2012年4月,好樂買就傳出裁員消息,后被否認。11月又傳出好樂買因資金緊張正在尋求出售,在與蘇寧方面進行洽談等消息。
另一家鞋類B2C樂淘情況也不樂觀,其創始人畢勝在2012年8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樂淘做到去年(2011)底的時候出現很大問題。如果大家都是殘疾人,我是腰以下截癱,很多都是脖子以下高位截癱。”
再看看2012年的凡客,IPO推遲至無期,旗下如風達被曝裁員2000人,但最終具體人數不詳。
盡管受挫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當初資本狂熱都曾讓這些公司喪失了理智,自身的造血能力始終不足,最終在狂躁過后剩下一地雞毛。
鞋服垂直電商路在何方
一個行業的發展并不等于行業中企業的發展軌跡,鞋服垂直電商也是一樣。鞋服類產品會存在,電子商務的形勢也會存在,因此鞋服類的垂直電商本身是有空間進行生存。
傳統的鞋類和服裝類的企業在這個領域的持續投入,以及行業中目前存活的企業對自身命運的掌握也許是行業的出路。
盡管傳統的鞋服企業一直在試圖做電商,但是嘗試的過程中一直遇到諸如線上線下價格沖突、轉型方向不明確、對互聯網規律不熟悉等問題。例如,百麗旗下的優購網等已經成形的網站的表現也并不樂觀。但傳統行業本身的資金和品牌力量為電商業務提供了寶貴的容錯機會,讓它們可以不被資本綁架,而且有較為穩固的初期貨源。
另一方面,企業要掌握自身的發展節奏。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如果2011年凡客不拿2.3億美元的F輪融資,不把目標從60億激進地提升到100億,凡客也無今日之痛苦。當時在激進的策略指導下,瘋狂擴品類,瘋狂地增加庫存,但是銷售并沒有跟上,導致三季度的時候,庫存激增。只得迫使凡客低價甩賣處理庫存,如此又傷害了品牌。顯然在2011年凡客出現了重大的戰略失誤,節奏踏錯了。
另外企業自身的價值也需要重視,畢勝曾說過,平臺格局確定后剩下的B2C網站們呢?連被收購的價值都沒有了。為什么?對平臺來說,論技術人家有,論倉庫人家有,論物流人家自建的,論品類人家都有,那為什么要收購你呢?
危機感本身也許不能解救危機,但可以警醒危機中的人。
最后援引好樂買CEO李樹斌在今年4月某會議上的話:2013年的中國整個電商的行業的市場會趨于穩定。
希望2013年之后,鞋服垂直電商的路會明朗一些。(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