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扣準股權激勵脈門 倒逼基金治理變革
扣準股權激勵脈門
如果說余額寶規模短期內迅速膨脹讓基金行業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那么此次支付寶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擬控股天弘基金,又將令基金公司的股東意識到,股權激勵已到不得不推進的時候了。
阿里巴巴此舉為天弘基金將帶來3.3億的注資、11%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數億的客戶資源、互聯網金融思維以及強大的知名度,也將倒逼整個基金行業去審視電商布局和公司治理結構。
盡管目前來看可謂好處多多,但是,互聯網與基金的“聯姻”如何上演一流資管的“經典戲”,能否鑄就一流的資產管理公司,尚待觀察。
股權激勵的“集聚效應”
基金行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基金公司能否做強的關鍵。但是,基金公司管理層的股權激勵的實行一直步履艱難。
“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互聯網出身的民營企業,能夠通過這次收購,讓天弘實現公開的管理層持股,這是對基金行業影響最大的。”一位基金業內資深人士感慨說,“為什么那些金融機構出身的股東一直不做股權激勵,為什么人家阿里巴巴一來就做成了?這是值得行業深刻反思的。”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張后奇[微博]對此高度評價,阿里天弘基金誕生是互聯網金融界和基金業劃時代事件,標志互聯網金融從無牌照實務操作走向互聯網平臺與金融牌照資源完美結合。依托阿里互聯網平臺,天弘基金成為第一家挑戰生存依賴銀行代銷基金的新基金公司。阿里基金實現基金公司治理革命:基金公司管理層持股11%。“阿里基金是未來最具競爭力基金公司之一。”
既然人力資本是資產管理機構的核心資本,那么當天弘基金“屌絲逆襲”變得有錢、有名、有權時,吸引人才顯然更為容易。
“基金業是人力資本密集行業,而現在一流的基金公司的股東連1%的股權也不愿意給,管理者只能算是金融民工。但是阿里能為天弘帶來11%的股權激勵,這體現了對人力資本的尊重!”一位基金公司高層人士表示。
除了直觀的11%的股權激勵,天弘基金即將獲得的注資以及阿里的名聲,也為公司自身的平臺增色不少。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天弘能獲得注資,以前一直傳聞天弘基金在余額寶上面到底給了支付寶多少的尾隨,70%還是95%,等阿里巴巴作為股東進入天弘,說不定尾隨這塊就減少或者不收了,那天弘就更有錢了。再加上阿里巴巴這么大的名氣,天弘想招些好的人就容易了。”天弘基金對此表示,天弘一直在引進人才,公司知名度更高的確有利于人才的引進。
當然,股權激勵的實現也標志著阿里此次捋順了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矛盾。而股東和管理層不和,恰恰是基金業的痼疾。基金行業不斷上演著這樣一出悲情劇:股東太過強勢過度干預管理層,或者一味索取公司利潤不顧公司長遠發展,導致基金公司高管紛紛出走,人才不斷流失。如此前眾多基金大佬的相繼離職,今年以來又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傳出離職的消息。
看到馬云收購天弘,華夏基金內部人士也拍手叫好。“合理的制度安排,雖然不是基金公司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阿里作為一個民營的公司,在金融領域的經驗并不多,但是能夠給管理層股權,就可以看到馬云的胸懷。相信阿里也是通過前期的合作,看中了天弘管理層的能力新的意識,所以入股后應該不會更換天弘的管理層。”某業內資深人士說。
天弘基金也表示,支付寶母公司入股天弘主要是雙方文化、理念本來就比較一致,天弘基金會繼續保持獨立和規范運作,現有的注冊地、運營、管理層等不會因本次入股產生變化。
阿里開放的態度將賦予天弘基金管理層更大的空間,這是令很多基金公司羨慕的。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此事之所以能夠達成,是因為阿里非常強勢,而天弘基金的股天津信托很弱勢。如果天弘基金的股東也非常強勢,或者收購的互聯網公司實力沒有那么雄厚,也難實現。
互聯網金融思維“升級”
從行業角度來看,互聯網公司與基金公司的合作從簡單的產品代銷到資本入股,也將有利于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思維的快速升級。
借助支付寶的資源,天弘基金的客戶數和規模有望再上一個臺階(盡管天弘已經借助余額寶上了一個臺階)。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業內有傳聞天弘憑借和支付寶合作的余額寶,現在客戶數可能已經超過千萬,貨幣基金的規模很快就能破千億元。“現在的基金公司都快被銀行榨干了,阿里的互聯網平臺起碼能讓天弘在銷售方面解套。”
當然,支付寶帶給天弘的資源終將會達到一個平衡點,但是“大巨頭”所傳授的互聯網金融理念、服務理念卻是無止境的。
天弘基金的表態即是,入股后,支付寶帶給天弘乃至基金行業的影響主要在于文化理念方面。“希望阿里帶給我們更多的創新元素,打造更多符合網絡投資者投資風險管理和投資理念的產品,竭盡所能為客戶創造便捷貼心的投資體驗,做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提供者。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在圍繞互聯網積極開展創新,整個基金行業已經走在了當前互聯網金融大潮的前列。天弘基金和支付寶已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了一定的經驗,希望這次入股能為傳統基金行業帶入更多的互聯網基因和理念。”天弘基金有關人士表示。
在余額寶之后,天弘基金顯然已經走在了行業電商的前列,從余額寶推出后基金業的反應就可見一斑。余額寶推出后,業內很多基金公司還停留在,挖人和模仿的階段,而天弘基金已經在和支付寶緊鑼密鼓地研討余額寶升級和下一步產品合作計劃,這才是分化的一步。
資源轉化為資管能力是關鍵
浙江阿里巴巴的入主將為天弘帶來很多資源的優勢,但是,天弘基金能否將資源轉化為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這才是決定其行業位置的關鍵。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微博]表示,天弘要如何借助作為業內“新大款”的優勢,如何借助股權激勵所給予的動力,把天弘打造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公司,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僅僅局限于一只“火雞”的成功,是遠遠不夠的。有了銷售,還要有管理業績,還要有全方位的管理業績。
不過,管理能力與業績表現并非完全相關。有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的管理業績與市場環境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即使有了好的人才,但是市場持續下跌,也難以發揮實力。
此外,未來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是否能提升基金管理能力,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因素。支付寶為天弘貨幣基金提供了申贖預測數據,根據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收益情況來看,似乎確有效果。未來雙方數據互換或者支付寶積累了更多金融市場相關數據,為天弘提供非貨幣基金的數據分析,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對天弘基金“傍大款”犀利地評價,“若干年以后,管理層(天弘)也許會后悔和‘魔鬼’做了這樣交易。我沒有見過任何一家成功的資產管理公司是由電商控股的。短期的利益讓管理層忘卻了資管的精髓不是銷售,而是資產管理能力、創造收益的能力、控制風險的能力。天弘會變成‘天弘貨幣基金公司’,而貨幣基金永遠不會成就一家偉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對此質疑,天弘基金表示,每家公司的發展思路不一樣,天弘近幾年是以低風險產品為主,現在還是作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提供者。
某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差異化策略是基金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每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同、戰略定位不同,很難現在就判斷誰對誰錯。不過,無論選擇哪條業務線,都應當把有關領域優秀的人才凝聚在一起。“互聯網系基金公司就像當年的銀行系基金公司。某銀行系公司在成立之初挖了很多業內好的人才,但是沒有好的機制,后來人才都紛紛流失了。”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未來能否通過這一關“考試”,行業拭目以待。(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