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企業在做電商 溫州電商如何“上青云”
國慶節快到了,市民蔡小姐乘著單位工作并不是很忙,將自己經營化妝品的網店開了起來,“主要就是代購國外的化妝品。”蔡小姐說,“開網店比較方便,不用像開實體店那樣四處找店面,不用租金也不用招人坐堂。”而這些經驗來自于她的同事,據她說像她這樣一邊上班一邊兼職網店老板的同事還不少。“有代購奶粉的、有代購化妝品的,還有代購嬰幼兒用品之類的,反正都是大家平常買的比較多的東西,因為接觸多了所以都有些經驗,而有了經驗難免心動想自己開家店,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還能賺點小外快。”
而與此同時,家住市區新城湯家橋附近已經十年的市民陳先生卻看著自己家周邊的小店種類正發生著變化。“以前這周邊鞋店、服裝店、皮包、小五金店……反正種類挺多的,如今很多都讓位給了餐飲小吃店,要么就是銀行網點。”不過他也沒有覺得什么不方便,“現在除了想聚餐之外,大部分東西和服務都能在網上買到。”
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一定程度印證了他的看法。據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我市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0.70億元,同比下降2.8%。而與此同時,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我市近三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增長率保持在50%以上,今年前七個月已實現網絡零售額191.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187.6億元的零售額度。僅次于杭州、金華列全省第三。市商務局的報告還顯示,我市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數量增長快速,鞋服、電器、泵閥等產業領域得到基本普及,截至2013年6月底,全市從事電商市場主體達3.8萬家,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有28581戶,占全市企業總數的20.03%,相當于每十家溫商中,兩家是電商。其中涉網個體戶11575戶,網絡交易平臺18家,行業網站42個,約有12萬人從事電子商務,網商群體初具規模。
扶持政策漸顯魅力
“最近不少朋友都來跟我說想做電商。”怡聯網絡科技總經理胡亮說,“這其中有很多企業都是沖著市政府密集出臺的各種電商扶持政策來的。”雖然有些企業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電商。但對于多年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絡科技企業來說,“政府的扶持政策無疑為我們企業降低成本提供了非常不錯的幫助。”
這也凸顯我市電商扶持政策的魅力。據溫州市商務局相關人士介紹,在溫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把發展網絡經濟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一號新產業”來抓后,《溫州市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辦法(試行)》近日也緊跟著出臺。該《辦法》在對電商的租金以及稅收方面給予優厚的待遇,比如電商企業的租金最高可以獲得每年10萬元的補貼,電商企業的稅收可以獲得免除、減少以及獎勵,對于經營優良的電商更會進行評選并給予企業以及負責人獎勵等。
同時,我市各縣市區還有不同程度的激勵政策出臺,像區近日推出打造電子商務集聚平臺行動、深化電子商務應用行動、完善基礎設施行動、人才引進培育行動、電商企業幫扶行動、優化發展環境行動等電子商務發展六大行動。永嘉縣縣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電子商務發展,對電商企業實行技改項目的,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補助;對電子商務企業租賃辦公場地給予最高30萬元的租金補貼等。平陽縣則對實際固定資產投入(基建和土地款除外)50萬元以上的電商,給予不超過20%的補助(最高20萬元);對首次被評定為市級電子商務示范龍頭企業的,給予5萬元獎勵;對月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電商,免征增值稅等。
市商務局商貿發展處副處長鄧世成說,該局現在正在研究制定電商租金補助類型,目前已經有六大類,接下去還將進一步了解情況,以確保各種電商以及服務于電商的其他延伸行業最大限度地獲得政策支持。
當搬運工是不夠的
毫無疑問,電商已經成為都市人喜聞樂見的一種經營模式。“這幾天開網店的人特多,生意都忙不過來。”在市區某事業單位上班的市民陳小姐的副業,就是給那些剛剛涉足電商準備開店的人進行網店推廣、網頁裝飾、模特拍照等等。隨著加入電商的人群增多,這個副業的收入甚至超過了她的主業,不到兩年她就買了一輛進口車。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電商日子都可以過得這般美好。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電商,競爭在所難免。溫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秘書長曹王強提醒那些急于這個行業的人,電商不是搬運工,將貨物搬上去賣就算完事了。事實上,電商要做的功課并不少,如果你將實體店開在荒僻的小路上,雖然經過的人少,但至少還會被人發現,小路上競爭對手也少,但開在網上,就像水珠掉在大海里,可能永遠都不會被人發現,而且有著無數的競爭對手。
曹王強說,開網店的定位、營銷思路、包裝跟實體店完全不一樣,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網絡消費群體的日漸成熟,需求不斷變化升級,對網店的要求更加高。“網店容易開,但是維護并不容易,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每天也就只能看那么幾頁網頁,而如何從海量的網店信息中脫穎而出,這需要技術新思維,而這些又要依靠人才,不能單純靠一腔熱情。”
胡亮在淘寶和天貓上也都有網店,不過他更佩服的是唯品會,“在淘寶、京東這么強悍的電商勢力下,唯品會獨辟蹊徑,不借助那些平臺,而是走自己的路還上了市。”所以他覺得做電商就需要有想法,要靠人才,單靠低價競爭不是辦法。
對于引進人才,鄧世成表示,我市正在規劃電商的人才培育基地,另外商務局還起草建議市政府由原領導小組13個成員單位增加到33個,突出跨境貿易、人才培訓及子女就學、住房保障等諸多新問題所涉及的單位,以確保電商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引進以及創新交易平臺的搭建。
做大一點做強一點
對于曹王強來說,電商不應該是現在搞多大、搞幾個的問題,應該有一個規劃。他說,相關部門應該邀請國內外專家做一個十年、十五年甚至可以更長的規劃。沒有規劃,到頭來大家只能陷入低端的價格戰,對整個行業發展沒有好處。而他自己心中也有一個規劃。
“通過別人的平臺,無論是賣還是賣服裝,到頭來都是別人的,因為沒有稅收,空心的沒有意義。”曹王強說,溫州電商應該自建平臺,而未來的發展大致有兩個,一是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二是境外電子商務平臺,后者可能會在其他城市進行先行試點,溫州可以抓住前面的做大。他認為,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此前比較亂,不過經過整頓,現在已經走向規范,而且整頓之后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大有可為。
他以龍灣的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舉例,作為全國不銹鋼無縫管材基地,龍灣共有不銹鋼生產企業近300家。2011年青山控股集團牽頭建立了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后,幾乎所有不銹鋼生產企業都加入了交易中心。目前,不銹鋼原材料交易都是通過交易中心發布的數據來定價,影響力逐步輻射到全國。“溫州泵閥、皮革、電子、化工等產業其實都可以這樣做。”
而在市商務局的“下階段我市發展電子商務主要工作思路”中可以看出,溫州電商做品牌做大做強還是有著很厚實基礎的。“借助全國知名的‘輕工城’、諸多的國字號基地、專業市場(特色街區)、行業商(協),以及服裝、鞋革、箱包、眼鏡等時尚消費品和禮品的產業優勢,建立行業電商聯盟……再造市場優勢。”賈鈞寓
編后:
開始以為電商就是淘寶京東和當當,在采訪以后才發現其實這不過是冰山一角,不要說一個版面寫不下,一本書都講不完。但從根本上說,要發展電商其實只有兩樣東西,人才和技術。無論是哪一家知名電商,創立之初都沒有太多的政策支持,靠的是人的前瞻性眼光和那些令人欣喜的創新技術。現在,我們來得是遲了點,但既然有了那么多的政策扶持,政府部門也在積極落實,這兩樣東西遲早也會來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已經“起風了”,溫州電商如何“上青云”?
新聞鏈接:電商
通常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互聯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等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現在的電子商務還包括物流配送等附帶服務。(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