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國產運動品牌為何深陷困局
【中國鞋網-行業資訊】最近,秋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但國產卻似乎早已處在了“寒冬”之中。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關閉門店的數量就達到了410家。為了消化庫存,李寧頻頻推出特賣商品,甚至新品一上市就大打折扣,但即使是這樣,李寧的門市店里仍然門可羅雀。
面對業績的持續不佳,李寧公司將原因歸咎于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太快,不過業內專家卻指出,除了與宏觀經濟環境低迷有關的原因之外,李寧公司品牌價值也隨著吐血甩賣大幅下跌,并被打回中低端,而中低端競爭更加激烈,所以造成業績繼續下滑。不少消費者也感嘆道:“李寧的低價甩賣,實在有損品牌形象,沒想到李寧會走到這個地步。”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關閉門店的數量達到了410家。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林耘認為,李寧業績持續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李寧本人現在的影響力大不如從前了,當李寧孤注一擲往中高端走的時候,底下留出來了一些空間,但這些空間被他原來的代工廠替代了;當他再往上走的時候,又遇到來自國外的強勢品牌,所以他被夾在了中間,高不成低不就。
“除了李寧,現在整個國產運動品牌的積壓非常嚴重,李寧的今天有可能是他們的明天,所以要未雨綢繆,早想對策。”林耘說。(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