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七條禁令:差評師好評師將挨重罰
【中國鞋網-行業政策法規】“好評有3000多條,怎么質量這么差?”看了很多好評才網購的衣服,一到手卻讓李小姐傻了眼。一直以來,好評數量是評判商品的重要指標,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好評”商品也不靠譜起來。仔細一看,好評的大軍里匿名評價占據很大比重,這都是網絡水軍小分隊“刷客”們的功勞。
但是以后這些網店恐怕不敢了!日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把包括“刷客”在內的七類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通列入禁止范圍。
好評可返現?買家糊里糊涂中招
“親,感謝你的光臨,購物48小時內確認收貨并給好評,可以返現20元哦,記得哦。”一個星期前,市民小劉網購了打五折的一雙運動鞋,付款后收到了賣家這樣一條信息。當時小劉很納悶:才80多元的運動鞋給個好評就又能優惠20元,有這樣的好事?第二天,小劉一拿到貨,就立馬確認并給好評。又過了一天,他到支付寶里一看,果然多出了20元余額。
還在竊喜的小劉沒想到,才穿了三天的運動鞋就開膠了。上網找賣家評理,賣家冷淡地丟下一句“已經給你很多優惠了,這個價買這樣的貨親還要怎樣”就再不搭理小劉了。
其實,小劉最后悔的不是上當買了有質量問題的商品,而是貿然給了個好評,很可能給以后的買家們造成誤導。
“網購不能像實體店一樣看到實物,我們一般將其他買家的評價作為購買的重要依據。”家住的“網購達人”李女士,表示自己經常看到評價里說店家物品各種好,但是拍下寄回來后卻發現相差甚遠,一打聽才知道評價也有作假。“聽說現在興起職業差評師和好評師,降低了評價真實性。”
網購陷阱大多涉及七類不正當競爭行為
針對網購的種種問題,國家工商總局在此次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不得從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了擴充描述。除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定外,擬禁止包括雇水軍“刷好評”或發布惡意中傷他人商譽的差評等七類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湖南省和長沙市工商局的官方網站上都有不少關于網購陷阱的消費提示,其半都涉及此次被提議禁止的七類不正當競爭。
“相對于實體買賣,消費者在面對虛擬的網絡交易時,更難以明辨真偽。”參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訂的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消協副會長劉俊海表示,為此專門制定了第四條和第五條。
聽說本次修訂的七類禁止行為,李女士大呼“以后網購我就放心多了!”
“這七類不正當競爭被明文禁止后,網購投訴應該少了一大半。”長沙市消協的工作人員李先生表示。
網店實名制,長沙老板還是挺支持的
“網店實名制后,淘寶店主肯定會更加注重信譽。”高橋做茶葉生意的謝老板,在網上也開了家淘寶店,她表示實體店里做生意講究誠信,因為客戶是面對面交易的,一旦欺騙他們,可能自己的名聲就壞了,以后很難在這一行做下去。但很多人在網上做生意就抱著“騙一個是一個”的態度,“旺旺”一下線誰也不認識誰。
但本次征求意見稿同時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對于尚不具備工商登記注冊條件、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的自然人,應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經營活動,并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其姓名、有效身份證明、住所地、聯系電話等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實名登記。
“網名也是自己的一張臉,誰也得顧及一下,肯定會促使店主更加講究信譽。”謝老板表示,這對整頓網店是一件好事,她和周圍的經營者都表示會支持。“網購安全性提高了,將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走網購渠道,對我們的生意也有好處。”
第三方平臺修改交易規則應提前公示
在網絡商品交易活動,第三方交易平臺就像是一個商場,為買賣商品提供場所,是雙方資金的保障平臺。
“剛聽說可以網購時,大家都覺得不安全,因為錢要是打過去了,貨不到或者貨不好,那怎么辦?后來發現有支付寶這個第三方平臺,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第三方平臺也存在信息不夠透明清晰的問題。”李女士表示第三方交易平臺有些說明不夠清楚,消費者很容易掉進陷阱。
現在征求意見稿對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履行的責任義務新增了一些規定,如開展自營業務的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對平臺自營部分和其他經營者經營部分予以區分和標注;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修改其與平臺內經營者的協議、交易規則應當提前予以公示等。其中還有一項鼓勵性條款,鼓勵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通過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證金來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另外,為提升規章約束力,提高違法行為成本,征求意見稿提高了暫行辦法中部分原有罰則的罰款額度。如暫行辦法規定,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而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得到保護的權利的,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星城夜談
網店確需這一約束
因為圖著省時、省力的方便,這年頭在購物上,不少人選擇了“網購”。但殊不知,“有圖有好評”的網店同樣會讓你上當不已。
好評數量多的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不靠譜,原因何在?報道揭示,就在于當前一些無良網店為了推銷自家的商品,雇傭了網絡水軍的“小分隊”——“刷客”,讓他們扮演買家對自家商品給出好評,進而引誘真正的消費者下單,甚至還由此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職業好評師和差評師。
應了一句古話,買的沒有賣的精。但消費者真的就只能是他們“砧板上的肉”嗎?未必。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把包括“刷客”在內的七類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通列入了禁止范圍,雇傭水軍刷“好評”將受重罰。
從社會發展來看,網購已成為人們購物的一個重要方向,甚至是以后購物的主流選擇方向。如何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無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這個征求意見稿,給了消費者信心,也給了無良網店當頭一棒。事實上,當下的不少網店確實需要棒喝。網絡購物要真正健康發展,就要像打擊網絡謠言一樣,必須狠狠打擊“刷客”之類的網絡水軍。(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