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PK京東:B2C電商平臺玩法趨變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剛剛公布開放平臺細則的京東,日前對其開放平臺細則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從規則制定的細節和對商戶的要求看來,天貓和京東POP平臺雖然同為B2C平臺,但從平臺定位到經營思路均有頗多差異。對于賣家而言,在“輕資產、快公司”的天貓平臺開店,與在重視供應鏈的京東平臺開店,玩法也會有不小差異。
優勢:流量VS供應鏈
作為獨攬半數交易額的B2C老大,天貓在流量上的優勢無人匹敵。據Alexa流量排名顯示,近半年來天貓的全球流量排名徘徊在40名左右,中文站排名躋身前十,成為前十名中惟一的電商企業。盡管全力發展POP平臺,京東也不會選擇將自己的開放平臺打造成“第二個天貓”。負責京東POP平臺的副總裁蕢鶯春認為,阿里作為純平臺,做的多是“流量生意”,但京東擁有自營團隊,因此希望可以讓更多賣家了解如何去管理供應鏈。也因此,京東針對使用其供應鏈服務的賣家制訂了詳細的獎勵規則。
一名在天貓和京東都入駐的品牌賣家表示,其目前在天貓和京東的店鋪均使用自己聯系的物流,但如果使用京東物流的成本較低,他會考慮改用京東物流進行配送。“畢竟京東物流服務更快速、穩定性更強,而且消費者比較認。”據京面介紹,其在今年下調了倉配價格,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在同樣質量的前提下保價比第三方物流更低,而且賣家可以同時使用京東的客服。蕢鶯春透露,目前20%的京東賣家在使用京東的倉配服務,這個比例將在年底達到40%。“目前制約賣家倉配使用率的是我們的倉容問題,只要有倉容就馬上會被租掉,目前京東的倉儲基本上都是滿租。”蕢鶯春表示。
定位:量販VS精品
體量的差異也決定了天貓與京東開放平臺的定位必將不同。獨撐B2C市場半邊天的天貓,擁有成熟的商業環境和7萬賣家資源,是大眾型品牌、量販型商品的集中地,其消費者和平臺賣家也都或多或少被帶入了阿里巴巴一直營造的“草根形象”,去年“雙11”等品牌的熱賣,似乎也佐證了這樣的定位。
而在蕢鶯春看來,京東偏重于“精品”,對大賣家更加青睞。近一個月內,包括屈臣氏、銀泰百貨、山東銀座在內的多家大型傳統零售商紛紛入駐京東開放平臺。也正因如此,京東不僅打擊假貨,也對水貨零容忍。在商戶資質方面,天貓需要企業提供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但未設定注冊資金;而京東則明確提出了資金要求,需要入駐商家注冊資金為50萬元及50萬元以上人民幣。
日前,洪晃創立的設計師品牌“薄荷糯米蔥”在京東開店,讓京東成為其獨家網絡銷售渠道。在蕢鶯春看來,小眾、有品質、有特色且可以健康成長的品牌也會受到京東開放平臺的青睞。但與此同時,“精品”定位也限制了京東的體量,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方面,天貓的地位在未來數年內仍難以撼動。
突破口:店鋪VS單品
任何一家擁有自營渠道的電商,都會與天貓的“純平臺”模式有一個顯著不同,那就是在呈現形式上,天貓更傾向于店鋪形式,而其他平臺則是以單品為主。因此,店鋪裝修在天貓上的重要性更強,賣家也往往情愿花大價錢進行店鋪裝修和設計。但在京東等其他電商平臺上,搜索的重要性要遠遠高過店鋪形象,單品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據京東方面介紹,目前京東POP平臺的收入來自傭金、倉儲配送等增值服務費和一部分廣告費。但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京東已在日前發布“京東搜索排序白皮書”,其中提到京東搜索排序算法與文本相關性、類目、商品質量、銷售額、圖片質量、用戶評論、商品屬性等有關,有商家認為,該“白皮書”雖然內容詳細,但并未避免爆款封鎖搜索結果,這讓“打爆款”成為賣家獲取流量的重要手段。北京商報記者也發現,京東也推出了“京東POP爆款打造特訓營”的課程。(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