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商論壇聚焦熱點 鞋服大佬探討轉型
關鍵詞:創新
“時代變革,閩商的轉型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恒安集團CEO許連捷在演講中提出,企業家不應該太悲觀,應該看到未來的新機會,通過主動創新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為閩商也為國人爭一口氣。
的確,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各項生產要素不斷增長是剛性趨勢,通過創新來不斷創造高價值的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可以抵御各種成本壓力。
為應對勞動成本和門店租金的增加,、、九牧王等紛紛通過創新產品尤其是功能性產品的研發,來提高產品所能創造的價值。
正如閩商論壇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所講,“變則通轉則興”,中國經濟正在“換擋”,從高速擋換到中低速擋。“在這個轉型期中,創新的產品、創新的理念、創新的管理、創新的功能,都是企業加速轉型的動力。”
關鍵詞:國際化
論壇期間,當被問及目前最大的夢想是什么的時候,閩商精英們無不指向“打造國際化品牌”。
“我的夢想也是我的目標,是把企業打造成千億企業,將品牌推向國際化。”說起國際化品牌的運作,許連捷認為,國際化的營銷團隊和管理團隊非常重要。
在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看來,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自主的民族品牌非常少,而一個國家要強大,每個領域都要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除了滿足國內需求,還要能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我最大的夢想是九牧王這個品牌以及九牧王旗下能夠有更多的品牌,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也提出了做比肩世界第一品牌的體育用品公司的愿景。
關鍵詞:人才
閩商最傳統的“野蠻生長、做什么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閩商,面臨著很多挑戰,而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閩商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持。
“我們公司從美國、歐洲等國家招聘了一些國際回歸人才,但這些人才卻跟國內的人才產生了很多矛盾,如何去協調好之間的關系、用好這些人才,成為困擾我的最大問題。”有企業家提出如此困惑。與此同時,也有企業家表達了留不住人才的無奈。
“幫助人才解決好老子、票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本子、面子這八個問題,他們自然就能穩定地留在企業。”恒安集團“八子登科”式的留人心得,得到了許多閩商的認同。
精彩觀點——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
規模化
“為什么家族企業能在華人世界做那么大?因為它存在自身的優勢。創業之初的互相信任、激情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家族企業能夠成長起來。”丁世忠在閩商論壇上說。
丁世忠表示,做大家族企業,一定要規模化。不少知名閩企都是家族企業,而隨著時代發展,家族企業能否持續保持旺盛生命力,正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企業創新要投入,沒有規模是不行的,拿研發來講,一個企業一年的規模有20億元,5%也就是1個億,一個企業如果沒法做到100億元、1000億元,研發是比較難的。”另一方面,丁世忠認為,企業規模能抵御成本上漲所帶來的風險。
為了做大企業規模,丁世忠還收購了意大利知牌FILA。丁世忠說,未來安踏還會考慮收購更多國外品牌,安踏的定位,將是一個多品牌的公司,未來安踏會定位為“最大眾化”的品牌,并力爭成為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丁世忠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一直以來,他都致力于將安踏打造成一個更加職業化、國際化的公司。“國內的企業第一個十年是做生產制造,第二個十年是做品牌,第三個十年是利用資本杠桿。自己的品牌走出去行不行?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品牌是一種文化,必須讓全世界都接受,這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丁世忠表示。
“創新、責任。”這是閩商論壇上恒安集團CEO許連捷談及最多的兩個詞。
作為一位不斷創新引領潮流的閩商領袖級企業家,許連捷認為,“時代變革”是客觀現實,也是必然趨勢。對于實體經濟來說,傳統的經營模式面臨著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的困境,這都是時代變革所帶來的新挑戰。因此,閩商轉型刻不容緩,這是在新一輪競爭中決定閩商“市場地位”的一場關鍵戰役。
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許景南
判斷
說到家族企業,匹克體育用品董事局主席許景南認為,家族企業概念跟現代企業的概念不矛盾,家族企業和現代企業都是比較透明清晰的管理方式,比如戰略目標、戰術等都是一樣的。
“家族企業從來不是一個壞的代名詞。”許景南說,相反,家族企業特別是在創品牌和走國際化方面都會比較有利。
閩商企業未來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許景南給出的答案是“判斷”。“判斷來自好多方面,現在產品過剩,經濟又有一些困難,市場飽和,在這里面存在著機遇,現在機遇在哪里?怎么去判斷?是出在內部的問題,還是外部的問題?這個要作出判斷。”他表示,這個判斷很重要,正確判斷形勢才有正確的措施。“這個判斷很難取得統一,我們是把原來的產業放棄?還是對原來的產業繼續提升和突破?這都需要對自身和外部環境的判斷。”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聰穎
優化
在林聰穎看來,傳統企業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漲是必然的趨勢。九牧王是一個服裝零售品牌,也是一個傳統行業。現在傳統行業尤其是零售行業面臨的最大壓力,應該是勞動成本與門店租金的增加。
“雖然零售行業面臨這么多的壓力和困境,但每一個零售企業都在積極地面對。就九牧王而言,我們首先是提高單店的產出,也就是提高每平方米的創利率;其次,研發出更多的新產品,包括帶有功能性的產品;最后是通過精簡優化一些不增值的流程,把管理成本降低,使得每一個環節更加有效,從而降低運營成本,以應對勞動力成本和租金增加。”
他表示,每一年每一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低效店,或者說不營利的門店,這些低效店必須關掉。九牧王目前有3200多個終端,其中有1600多個商場店,1000多個街邊店。“商場店中有很多是單品店,而我們在對一些單品店進行系列合并,因此,門店數量肯定有所減少。”
閩商論壇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
機遇
邱曉華談到最多的就是關于閩商的轉型問題。閩商轉型要由傳統制造業轉向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經營方式要從家族產業轉向現代產業,資源配置要由區域化轉向國際化。從產業布局角度來看,實業投資要轉向實業、金融、地產、貿易一體化產業布局;從運行機制角度來看,要由低成本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閩商在新時期新階段要去思考和行動,只有思考好了才能行動好。和國際企業相比較,中國企業習慣于風調雨順,習慣于市場景氣度很好,最大的不足在于戰略管理及風險管理,閩商要在這兩方面努力。”
邱曉華表示,企業需要轉型,政府也需要轉型。那么,政府轉型轉什么呢?他給出的“答案”是政府要由建設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由主要靠管制轉到靠服務、監督。同時,他還總結了中國發展的三次戰略機遇期,分別是1978年到1991年、1992年到2000年以及進入的前十年。
“而第四輪機遇期正在來臨。”邱曉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