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行業發展正處在重要機遇期
在會上,蘇超英著重提出了皮革行業面臨的幾個變化,主要概括為市場環境、發展模式和發展優勢的改變。
首先,市場環境在改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雖然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表現出間或轉好跡象,但危機帶來的后續影響仍在延續。在這一大環境下,由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的產能過剩、增長放緩的趨勢日趨明顯。
其次,發展模式在改變。以資源消耗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不復存在,皮革產業已進入由以量取勝的外延型發展模式,向以質量、設計意取勝,以經營模式創新取勝,以管理優勢取勝的模式轉變的關鍵期。
第三,發展優勢在改變。我國30年得以高速發展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隨之而來,我國皮革行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日趨激烈,皮革產業正進入最大限度發揮產業鏈綜合優勢,努力抵消因傳統優勢弱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過渡期。
上述的幾個改變導致皮革行業不得不面對一些問題,比如行業增幅環比下降、行業增幅環比收窄、出口金額同比下降、產能下滑和庫存增加、內銷情況嚴峻等問題。蘇超英表示,這些問題是當前皮革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皮革行業調整戰略的大好機遇,他還一一解釋了皮革行業面臨的上述問題中蘊藏的行業機遇。
成本要素方面。雖然要素成本上升,但我國皮革行業擁有完善產業鏈的優勢將在新一輪競爭中更為凸顯。
皮革市場方面。雖然內外銷市場走低,但國家推進城鎮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新型消費市場異常活躍;產品個性化訂制等消費形態的出現,使消費開始向服務型消費轉變。這些消費環境和形態的變化,給我國皮革行業提供了商業模式轉變和市場拓展的新空間。
行業出口方面。雖然出口增速減緩,但我國皮革產品出口結構正在改善,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皮革外貿穩增長趨勢向好;國外市場投資機會加大,企業走出去的空間十分廣闊。
皮革環保方面。雖然節能減排壓力巨大,但企業得以自我完善,行為更為規范;政府和市場對企業的信任度提高;企業創新動力明顯增強;資源進一步向優質企業聚集;整個行業的軟、硬實力得到歷練。節能減排也為發展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提供了更大空間。
最后,蘇超英總結,只要行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靠全行業的努力,我國皮革產業完全有條件在新一輪轉型升級中占據新的制高點。(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