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帶領團隊完成“行·靜喜馬拉雅”珠峰環線行走
【中國鞋網-登山活動】陳坤與80余人的“行走的力量”團隊正式回抵拉薩,成功完成第三季“行·靜喜馬”珠峰東坡嘎瑪溝環線的行走。從8月11日從拉薩出發,到8月19日回到拉薩,原定9天的徒步,因高原雨季天氣惡劣,眾位行者最終在雨和冰雹的洗禮中將行程時間壓縮至8天完成了全程徒步。陳坤感嘆,“出發,去迎接的不僅僅是挑戰自我,更是一次發現自我的路途!”與前兩年相比,今年“行走的力量”徒步路線難度更大,海拔更高,但最終完成全部行走的人數則最多,突破了前兩年“行走的力量”的記錄。
惡劣氣候下暴走36公里 “行走的力量”提前一天完成行走
由陳坤發起的心靈公益建設項目“行走的力量”第三季“行·靜 喜馬拉雅”,原計劃全程徒步露營110公里,經9天完成珠峰東坡嘎瑪溝環線行走。但由于高原雨季的惡劣天氣,50余人提前一天完成了行走。
16日行者們從云霧繚繞的湯湘出發,向位于措學仁瑪的C6營地進發。8月正是高原雨季,氣候變化無常。明媚的天氣到下午就變了臉,等晚上到達營地后下起了綿綿細雨,氣溫由中午的20度驟降至零下10度左右。由于擔心等待大部隊出山的車輛因下雨塌方而無法進山,信號全無不能聯絡前方的工作人員經反復討論后做出決定:次日一鼓作氣走完剩下的36公里。
17日九點出發前,營地云霧散去,大部隊終于得見白雪皚皚的珠峰東坡壯闊全貌,興致高昂地開始了全程最艱難的一段行走。走到半途,天色轉陰,很快大雨和冰雹齊加。能見度隨之降到10米左右,在泥濘中小心翼翼跋涉的50余人,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前行。36公里的路程,隊伍拖得格外綿長,最后一批志愿者下午八點才到達營地,走在前方的陳坤則一直在組織隊員下撤,照顧后進行者!霸诔缟绞ズ行凶,會體會到我們的渺小和脆弱,但,所幸的是:就是因為生命是如此寬厚,才允許我們每個個體慢慢的、慢慢的成長!感謝所有變幻的天氣和所有的險途,感謝來自大山大水給予我們的游戲,讓我們明白這一次個人體驗的美味!”陳坤感嘆。
110公里路況險峻 走完全程者突破前兩年記錄
今年直線行程雖縮短為110公里,但后幾天每日海拔爬升均在500米以上,道路情況也十分不佳:硌腳的碎石路、極耗體能的爬坡、幾乎無路可走的山路……這一切都是對行者體能的嚴峻考驗,條件比前兩年更為嚴苛。而8月17日當天,眾位行者從5400米的海拔直接行走下降到3500米海拔的地方,由于海拔的巨大落差,也讓眾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腫情況。
最后幾天的行走,盡管沒有遭遇高反,但數名志愿者都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行走路線被拉得極長。即便如此,他們仍沒有抱怨和放棄,咬牙堅持走完了全程,創下比前兩年都要多的全程行走人數記錄。工作人員極為驚嘆:“今年行走整體環境比前兩年都要艱苦,而且我們這次面對的又是教育工作者,無論在年齡還是體能上都不占優勢。說實話,我們開始心里對他們能有多少人堅持到最后,挺沒底的。但沒想到,除了扭傷腳和發燒而無法前行的兩名志愿者,這次他們全部完成了行走。而且到最后我們都能明顯看得出有幾個人真是在咬牙硬撐,但他們都沒有一句抱怨,每晚在營地都是笑呵呵的!
在昨晚的慶功宴上,陳坤與另一位發起人孫冕為每位成功完成行走的教師志愿者和媒體記者佩戴了象征意志與毅力的徽章。
孫冕用“有如神助”形容這次艱苦的行走,陳坤也感嘆環境惡劣,并表示“出發,去迎接的不僅僅是挑戰自我,更是一次發現自我的路途!”據悉,由于后面幾天晚上的天氣不佳,“行走的力量”團隊取消了之前幾天固有的互動分享環節,而在志愿者負擔極重的行走結束之后,他們的心靈之行感悟將在其后的分享會及文字上得以展現。(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