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霸主"安踏VS"老王子"李寧:斷臂自救與換腦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在“新霸主”發布半年業績公告后的幾天內,“老王子”也向外界發布了半年報。
單純看數據,壓力還很大。無論是安踏,或者是李寧,如果以簡單的銷售、利潤、同比等來衡量,新老龍頭的半年數據都談不上好看:安踏利潤同比下滑,李寧更是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在經過多年高速發展之后,體育用品行業在去年全面進入了調整期,庫存高企、增長乏力等成為業界不得不直面的問題,種種問題反映到公告上,便是各種數據的下滑。
然而,在這兩份公告中,我們更應該讀出體育用品業界“斷臂自救”的壯舉:關閉坪效低的店面,對渠道進行重新規劃。安踏如此,李寧如此,如此,整個體育用品業界同樣如此。
斷臂自救,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必然。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與之前動輒高呼突擊“萬店時代”相比,業界低調了許多,也務實了許多。丁世忠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明安踏要從品牌批發轉向品牌零售,“老王子”李寧本人更是不得不再次出山,力挽大廈于將傾。他們曉得,如果不進行這樣的轉變,行業的整體崩盤并非危言聳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對于正處在黎明前黑暗的體育用品行業來說,現在應該做的是堅持這種正確的思路。誠然,這種轉型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痛楚,無論在業績報告或者是日常經營管理當中,舊思路、舊模式無疑會成為轉型的最大阻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未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把變革進行到底,最后將不得不迎來“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遺憾。
在這段黎明前的黑暗當中,體育用品業界要換腦。一如十余年前對于品牌打造的堅持一樣,業界要堅信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值得去堅持的。只有堅守這樣的信念,才能迎來嶄新的黎明。(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