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25周年系列報道之五:信息服務
時至今日,中國年產輕革8.5億平方米,鞋類產量133億雙,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額的38.4%,是當之無愧的皮革大國。今后在從大國向強國的跨越中,信息化成為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核心推動力。信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斷創造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以及嶄新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兩化融合也因此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和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戰略路徑。
信息化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又富含創造性的工作,需要頂層設計和規劃。為推動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我國皮革工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皮革協會在行業信息服務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譬如主辦行業刊物網站,提供信息與咨詢服務,開展產業安全調查,發布產業預警信息等。
品質始終如一 服務不斷升級
中國皮革協會旗下的官方網站——中國皮革網(www.chinaleather.org)是中國皮革行業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門戶網站。作為一個服務于皮革行業的公益性網站,中國皮革網自1998年正式運營以來不斷創新發展,得到了皮革行業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已成為集商務信息、新聞資訊、政策標準、會員服務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網絡服務平臺。在國內外各大搜索引擎皮革行業網站排名中,中國皮革網始終高居榜首,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同行點擊訪問。
中國皮革網始終以服務行業為宗旨,全力打造連通世界皮革的網絡服務平臺——讓世界皮革連為一體。為更好地發揮網站服務行業的功用,中國皮革網2013年對原有平臺進行了深入的市場化改造,新版中國皮革網將于8月上線,在國際國內行業政策的發布與解讀、重要經濟運行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國內外市場即時價格的采集與走勢判斷、海量價值資訊的供給和電子商務交易客戶的參與性上,都具有其它網站擬的先天優勢,加上全球領先的B2B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從而形成了中國皮革網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屆時瀏覽中國皮革網,將會發現它不僅有海量權威的新聞資訊、可靠詳實的經濟數據,還有即時準確的價格發布、信息共享的客戶資源,更有豐富便捷的電子交易,可以滿足不同客戶各個層次的需求。
相對網絡媒體的廣度與速度,刊物在深度與高度上更勝一籌,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皮革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溝通協會與會員單位之間的信息往來,全面、方便、快捷地服務于行業,中國皮革協會于2004年1月推出全新的綜合信息類月刊——《皮革世界》,其前身是中國皮革協會創辦的《皮革專訊》。作為中國皮革協會唯一指定的會員刊物,《皮革世界》以“為行業提供前瞻性引導,為企業提供實效性服務”為宗旨,在內容創新與雜志影響力方面深根細作,緊跟中國皮革產業發展需要,引領產業導向,以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視角,解讀行業政策法規、透視產業熱點、評點產業困局、發布數據信息、宣傳會員企業、傳遞企業呼聲。九年來,刊物的權威性、專業性、貼近性、性在業界廣受贊譽,成為具有國際化視野、關注國內外行業重大事件、提供高質量信息服務的行業權威媒體,讓讀者近距離了解世界皮業。
關注行業運行 加強產業預警
多年來,中國皮革協會一直在完善經濟信息的收集、評估和發布工作,健全產業預警機制,從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有效地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皮革工業協會以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的動態數據為基礎,每個月度中國皮革協會都會梳理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數據,對行業經濟運行態勢加以分析研究,并選取重要信息定期在中國皮革網和《皮革世界》雜志上進行發布。在此基礎上,中國皮革協會還會對外發布半年和年度皮革行業經濟運行分析。除此之外,中國皮革協會并有深度全面的行業報告。在2013年的中國皮革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上,協會還將免費為會員發放《2012年度中國皮革 毛皮及制品和制鞋業經濟運行年度報告》。《報告》以官方權威數據為準,多視角、深層次分析產業運行狀況,并以中國皮革協會監測的全國皮革行業重點企業、真皮標志企業和生態皮革企業,以及30個特色區域的統計數據為補充,對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匯總分析。《報告》還分析了國際貿易形勢,對2012年新制定和修訂的皮革行業相關行業標準作了匯總,并對2013年行業的發展走勢作了預測,對于加強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研究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2011年8月,中國皮革工業協會與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戰略合作伙伴,雙方開始開展“中輕皮革景氣指數”的試運行工作,用以反映皮革行業的整體運行走勢。經過7個月的試運行,雙方于2012年4月對“中輕皮革景氣指數”進行正式發布。中輕皮革景氣指數分為總體運行景氣指數、產值景氣指數、銷售產值景氣指數、出口景氣指數、資產景氣指數、利潤景氣指數等6 種分類指數,采用數值、區域、色彩的不同變化,直觀的顯示出皮革行業月度經濟指標與基期數據的對比關系,從多角度、較為全面的展現了皮革行業發展的特征。在今年國家統計據對統計項目進行調整后,中輕皮革景氣指數受到影響,對此,合作雙方將在新版中國皮革網上發布原料皮價格指數,該指數與先前的中輕指數合并成中國皮革行業指數體系。未來,中國皮革協會將堅持不懈地推進皮革細分行業的指數與數據預測工作,不斷豐富為皮革行業企業服務的手段。
兩化水平偏低 道路任重道遠
2011年,受工業息化部的委托,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中國皮革協會,組織開展了皮革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工作。本次評估所選樣本企業42家,在企業規模、產品分布、企業屬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基本反了映目前皮革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的發展水平。調查顯示,行業在兩化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方面處于單項覆蓋階段,行業平均得分為51分,最高分為87分,最低分為24分。皮革行業民營企業占主體,但民營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明顯低于港澳臺企業、國有企業及外資企業。
在基礎建設方面,皮革行業81%的企業已具備兩化融合所需的基本條件和支撐環境,行業基礎建設總體水平較好。主要問題在于認識有余而行動不足,行業兩化融合資金投入增加,但總體投入仍然欠缺。皮革行業單項應用總體水平較高,生產管理信息化、采購管理信息化、銷售管理信息化、財務管理信息化、質量管理信息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情況較好。在綜合集成應用方面,35%的企業綜合集成應用較好,行業綜合集成總體水平有待提高。企業的財務系統與采購、銷售、生產制造系統集成情況較好,而研發設計與生產集成水平較低,供應鏈集成運作水平較低,決策支持總體水平較低。在協同與創新應用方面,只有10%的企業較好地開展了協同與創新應用,行業協同與創新總體水平較低。
調查顯示,皮革行業競爭力總體水平較好。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越高,企業的業務效率越高,財務優化情況越好,經濟和社會效益也越好。 所以信息服務不能紙上談兵,而要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信息服務是傳播信息、交流信息、實現信息增值的一項活動。信息服務活動通過研究用戶、組織用戶、組織服務,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用戶,最終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故而,信息化的現實出路在于與工業化的融合。人們耳熟能詳的兩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不只是簡單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而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有效融合,從而提高企業運行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信息化對皮革行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在生產效率提升、生產流通成本降低、經濟增長加速、能源結構多元化等方面的帶動性和擴散性上極為顯著。康奈集團是皮革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中的典型企業,2012年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果展覽會上,作為中國鞋企的唯一代表,康奈集團攜“腳型電腦測量儀”亮相展會。該測量儀采用非接觸式紅外光測量技術,通過生成數字化腳型,然后通過專業數據分析軟件,制作出符合特定腳型的鞋款,實現了的“量身定制”,充分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測量過程便捷,數據分析精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市場前景廣闊。
雖然行業兩化融合發展仍面臨人才和資金缺乏,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綜合集成及協同與創新水平亟待提高,兩化融合標準和規范不健全,缺乏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等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皮革業的發展已經烙上鮮明的時代特征,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而不斷創新,信息化已經成為皮革行業推進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整合資源打造全球產業鏈的有力工具。(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