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家族:安踏疾行,超越李寧率體育用品產業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丁世忠家族:82.27億元/體育;丁世忠-年齡:42歲/籍貫:福建晉江 /職務:首席行政官、董事會主席、總裁/公司總部:福建泉州市/所屬行業:紡織及服飾/持股比例:持有安踏體育61.23%股權/股東地位:實際控制人
安踏國際持有安踏體育57.41%股權,丁世忠、丁世家、王文默分別持有安踏體育41.44%、40.84%、11.41%。此外,丁世忠通過Shine Well持有安踏體育0.26%股權,丁世家通過Talent Trend持有安踏體育0.04%股權。再加上王文默持有的11.41%股權。
綜上所述,丁世忠家族合計持有安踏體育61.23%股權,按照2013年7月5日市值計算,財富值為82.27億元,在中國家族財富榜排71位。安踏是典型的家族企業,這在晉江系紡織中并不罕見。
17歲時,丁世忠帶著向父親借的1萬元和600雙鞋到北京推銷。1994年,他揣著賺到的20萬元回晉江,加入岳父丁思忍創辦的安踏公司。
1994年至2000年間,丁思忍分別注冊成立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國,制造和銷售。2000年至2002年間,丁思忍又以安踏企業的名義注資1400多萬到安踏福建。丁世忠先擔任安踏福建的董事,并于2000年起一直擔任安踏中國的總裁。
2002年4月,一家叫晉江世發的公司通過投資3000萬元的生產設備和相關資產,成為安踏福建的股東,持有其60%的股份。晉江世發是丁世忠的家族100%控股的家族企業,丁世忠的父親持有60%股份,丁世忠兩兄弟及他們的妻子各自平均持有10%股份。
一個月后,丁思忍將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國的實益權益無償轉讓給丁世忠。而在同日,晉江世發全體股東也將晉江世發的實益權益無償轉讓給丁世忠。丁世忠因此成為安踏福建以及安踏中國的唯一實益擁有人。
成為安踏的控制人后,丁世忠加緊擴張的步伐。2006年,丁世忠注冊成立了安踏長汀和安踏廈門,在這一年,安踏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廈門投資成立上海鋒線,從事出售adidas、和Kappa等品牌運動服飾的零售業務。不斷上升業績為安踏迎來了上市的鐘聲,2007年7月,安踏在香港上市,首日股價大漲超過40%,這使持有公司75%股權的丁世忠及其家族成員的身家超過了130億港元。
根據《理財周報》2011年發布的《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顯示,丁世忠家族占安踏體育69.03%的股權,以總資產194.45億元位居第26位;而2012年丁世忠家族持股比例不變,資產則縮至92.74億元。
盡管安踏是丁世忠家族共立,但丁世忠認為,家族企業跟企業的家族化管理是兩個概念,家族化的管理是在一個企業里,不同的成員主管不同部門。而家族企業是家族的一個控股公司,如李嘉誠、郭臺銘的企業,他們的企業都高度體現了管理職業化。
丁世忠正致力于將安踏打造成一個更加職業化、國際化公司,所以,之前丁世忠的表哥和親哥都是公司的元老,曾任公司的董事和副總裁,現在都退居二線,改做監督層。其原因正是他們的身份與公司系統化、職業化、國際化的流程和管理會有一些矛盾。
作為多年與奧組委合作的中國體育,丁世忠野心可見一斑。他的目標就是“成為中國雙第一”:銷售第一,品牌第一。
但丁世忠很清楚自己還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有可能是階段性的贏過競爭對手,但是長期的贏卻充滿很多的挑戰。
尤其是目前經濟不景氣,服裝行業充分競爭并且愈加激烈的時候,無論是的大批量關店,還是同行備受庫存之困,都讓安踏處在一個危機四伏的境地。2012年安踏不盡如人意的財報表現就是一個警示。
面對復雜的服裝競爭格局,丁世忠決定優化所有形式的零售渠道,提高營運效率。根據2012年安踏財報顯示,將繼續審慎處理未來訂單及零售商的開店計劃。2013年底,安踏預計安踏店 (包括運動生活)與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的總數分別為7500-7600家和950-1000家。
“成為體育行業的領導者”一直是丁世忠的愿景,至于能否實現,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