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打造“鞋都”:“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看準鞋產業 不走尋常路
宿州市青龍集皮毛市場始興于明朝,年交易量近千萬張標皮,是全國四大皮毛市場之一,然而多年來僅限于原料和初加工輸出,經濟附加值低,當地商戶做夢都盼著宿州能有大型品牌鞋廠。 2010年,鞋業落戶宿州,讓這一夢想變為現實,如今,青龍集的皮毛早已供不應求,帶動了周邊地區畜牧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青龍集的變遷僅是宿州市借“鞋”崛起的一個縮影。 3年前,誰能想到,宿州這座農業大市會與“鞋”結緣,因“鞋”聞名。面對人多錢少底子薄的瓶頸和經濟長期欠發達的現實,宿州要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必須順應新趨勢,探索揚長避短的新途徑。在新一輪產業轉移大潮中,宿州獨具慧眼,瞅準了產業規模大、市場空間廣、對勞動力資源依賴性較強的制鞋業整體承接,憑借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先后吸引百麗、東藝、、、等海內外知名鞋革企業相繼落戶,很快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
面對紛至沓來的鞋革企業,宿州順勢而為,果斷決策,將制鞋產業列為全市首位度產業,規劃了總面積50平方公里的“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很快便形成了中國三大鞋業版塊溫州、泉州、廣州“三州歸宿”之勢。目前,鞋城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累計簽訂入區協議98個,協議引資281億元,帶動5萬多人就業。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億元、利稅50億元,吸納20萬人就業。據鞋城負責人介紹,去年,鞋城實現產值近40億元,稅收3.6億元,預計今年全年可實現產值近70億元,稅收6億多元。制鞋產業已成為宿州市轉型發展、興市富民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做足鞋文章 統籌推“四化”
發展制鞋產業已非擴張工業版圖的權宜之計,而是事關宿州跨越崛起的重大抉擇。 “我們不僅要看到制鞋產業帶來的數以十億計的產值,更需要看到它對于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價值。鞋城建設只是一個起點,下一步的連鎖效應、裂變效應更值得期待。 ”宿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為確保制鞋產業落地生根、可持續發展,宿州市成立了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建設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密集調度,同時出臺“加快制鞋產業城建設的意見”以及鞋城招商引資、和諧新區建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等配套政策,全力打造集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研發創新、教育培訓、會展旅游五位一體的“中國”。
依托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市還著手開展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試驗,積極探索中部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的有效路徑。目前,鞋城加快了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完善就業、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把2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建成宜業宜居新城區。最近,38棟安置房和公租房已封頂,配套學校完成主體工程,華康醫院規劃設計已通過審核,10大商業市場已開始建設。在鞋城務工的農民工不僅可以“進園區打工、在城市安家”,還可以圓大學夢。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的基礎上,隨著農民向現代制鞋產業城的轉移,周邊農村的土地流轉明顯加快,宿州市因勢利導,建設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通過土地入股等方式,引導農民向城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科技加時尚 “夕陽”變“”
今年以來,宿州制鞋產業進入新階段,增添了更多時尚元素。 6月25日,宿州上演了一場大型“時尚鞋秀”,在T型臺上,模特們穿著產自宿州鞋城的高端皮鞋走秀,盡展自信與風姿,讓各國友人領略到宿州的時尚潛質。歐洲鞋業聯盟副主席馬西姆說:“宿州建立現代制鞋產業城是明智之舉,相信未來的宿州鞋業定會引領潮流。 ”
在沿海發達地區,制鞋產業被視為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夕陽產業”,宿州則反其道而行之,在承接中提升,轉移中轉型,力圖把制鞋產業變成技術密集、知識密集、高附加值的“朝陽產業”、“時尚產業”。 2012年,宿州百麗鞋業上馬3條成品鞋生產線,今年又新增4條成品鞋生產線,全部采用世界頂級工藝,其中部分生產線以“優質、獨特、時尚、舒適”為設計理念,致力于滿足新潮顧客和高級白領的個性化需求。
這一次,意大利客商的到來,更是讓宿州“時尚之旅”走得更遠。意大利(中國)鞋業商會會長項進光表示,即將在宿州建立的“意大利(宿州)制鞋工業園”,有利于宿州制鞋產業通過這個窗口和平臺進入意大利,同時有助于將意大利的優秀品牌引入宿州。 “意大利是世界制鞋強國,中國是世界制鞋大國,雙方互助,共同提升消費者的幸福指數。 ”項進光說。
“確保制鞋產業處于‘朝陽’的關鍵在于依托科技進步和專業人才支撐。 ”宿州鞋城負責人陸維福說。為此,鞋城加大科技創新,建立鞋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鞋業研究院在宿州設立分支機構,引導制鞋企業強化產品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提升鞋業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去年,野力鞋業研發經費達到1500萬元,鴻星爾克研發經費占總產值的5%。通過“企業創、政府幫、協會推”的聯動創牌機制,宿州鼓勵有條件的鞋革企業由“生產加工型”向“品牌營造型”轉變。此外,宿州市大力發展鞋文化,建立鞋文化博物館,宣傳展示鞋歷史、鞋民俗,把鞋城打造為鞋文化展示基地、鞋產品體驗基地;積極籌備“鞋業博覽會”和鞋業交易會,為國際國內知名鞋企搭建溝通展示平臺;充分利用制鞋生產流程,逐步形成特色明顯的旅游線路,打造中國制鞋產業會展、旅游標。
“有了科技和時尚,制鞋產業就是一個‘夢工廠’。目前,宿州正瞄準國際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一旦成為現實,鞋城可以按照客戶的想像為任何一種腳型量身打造時尚舒適的皮鞋。 ”宿州鞋城一位人士展望說。(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