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之霸”操盤手率新品牌狄恩紀再戰市場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又重新做品牌了!這一消息在晉江陳埭大街小巷傳開。這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步之霸”是代指曾經火爆一時的步之霸品牌操盤手———二十多歲的林清洪。在遭遇品牌步之霸倒閉風波之后,他率新品牌———狄恩紀歸來。
同樣標新立異瞄準“潮”定位,卻選擇了新的市場、新的渠道和操作模式,然而“百城千店”的線下擴張布局仍被納入計劃。在新品牌“狄恩紀”上,似乎可以看到不少已逝去的步之霸品牌的影子。
“步之霸”倒下 “狄恩紀”續夢
時隔數年,對于林清洪以及步之霸品牌當年的輝煌,許多業內人士記憶猶新。
“2009年、2010年,晉江鞋還在做時,他就別具一格地把步之霸塑造成一個青年人追求個性潮流的品牌形象。當時,步之霸定義‘街頭型格裝備’,錯開了競爭激烈的大眾市場,迅速崛起。做鞋這個圈子,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林清洪和步之霸品牌。”惠東工業區鴻發鞋業的品牌經理賴秀偉回憶道,當年的林清洪,被譽為晉江中小運動鞋品牌的領軍人物。
這一切可以從當時的相關媒體報道中知曉,2009年6到7月間,步之霸的加盟店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0%,第三季度市場業績更是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繼武漢、成都建成樣板店之后,步之霸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陸續建立樣板店,并且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100~150家商場(一線城市的二、三級商場,二線城市的一級商場)。
正當業界以為步之霸品牌的終端順利大肆擴張時,輝煌莫名地戛然而止。2011年6月初,步之霸品牌在全國范圍內共有500多家門店,主要各省代理商在經營的加盟店已悉數倒閉,陷入了與供應商、代理商之間的債務糾紛當中。
究竟是公司長期經營累積下諸多弊病,還是經營模式的改變引發亂局?林清洪一直保持緘默,外面不得而知。
但時隔多年,晉江做鞋圈子里的人都仍記得林清洪當年標新立異的創牌勇氣。這種勇氣,在如今的新品牌狄恩紀上,可窺知一二。
位于晉江陳埭洋埭村的步之霸老廠外,一塊新廣告牌立起:狄恩紀———意式潮尚手工皮具世家。工廠三樓,煥然一新的辦公樓也人頭涌動。
“他們確實做了一個流行皮鞋品牌,走電商路線。”賴秀偉口中的他們指的就是林清洪和他的團隊。
步之霸品牌浩劫過后,在很長一段時間,林清洪似乎隱身了,陳埭坊間難有他的絲毫消息。兩年里,關于林清洪的各種謠言不曾間斷,有人說他輸了整副身家,一蹶不振,也有人說他正積極地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步之霸被收購的一些糾紛,現在,這一切也都無法加以佐證。不過,去年夏天,林清洪開始主動聯絡起老部下,舊時的合作伙伴,新品牌“狄恩紀”開始萌動。
據了解,為了這個新電商品牌,林清洪叫上了舊部下一起寫品牌企劃,還不斷拜訪做網絡推廣的老朋友交流學習。另據淘寶天貓狄恩紀商城中的相關資料顯示,狄恩紀給出了明確而獨特的定位:全網唯一潮尚皮鞋品牌。這正如當年步之霸在業內第一個喊出街頭型格運動的口號進軍差異化市場一樣,這背后一切仍是林清洪在統籌。
一如當年,同樣標新立異定位“潮”,同樣的一撥團隊,如今的狄恩紀有著太多“步之霸”的影子,似乎承載了林清洪的上一個品牌夢想。
跨界皮鞋 從線上出發
羅時金,步之霸以前的廣告業務上的伙伴,現在經營網絡推廣業務。去年夏天的某一天,他突然接到了林清洪的電話。“和許多人看好網絡平臺一樣,林清洪找到我,說他想做點兒事情,但是對于網絡不是特別了解,希望能夠幫他一起策劃。”羅時金告訴記者。
而據悉,去年一整年,林清洪一直都在向周邊的一些朋友請教學習各種電子商務知識,在品牌電子商務化趨勢中,也讓他看到了希望,特別是在不同行業不同類別中,近兩年新興的網絡品牌讓他也萌發了做電子商務品牌的念頭。
“按照傳統實體品牌的發展速度來測算,一個線下品牌大概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成就,而在線上,這樣的時間被大大縮短了,如果運作成功大約三到五年便可以成為一個人盡皆知的品牌,如此時間差讓更多的人投身到電子商務品牌的創業運營浪潮中。”林清洪如是說。
“現在,電子商務就是傳統品牌的二次創業,特別是現在運動鞋市場轉型,線下品牌空間越來越小,所以,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人都開始轉去做線上品牌了。”林清洪考慮。
從網絡切入,林清洪繼續自己的品牌之旅,同時也開啟了全新的狄恩紀品牌時代。
按照林清洪最初的打算,新啟動的狄恩紀將定位中高端真皮潮鞋,考慮到要錯開、等知名傳統休閑皮鞋的激烈競爭,林清洪在狄恩紀的設計理念中加入了更多的跨界元素,色彩、運動、意大利手工做法等等都將狄恩紀擁有了真皮潮鞋的真正皮骨。
即使在心里已經無數次給狄恩紀勾好了線條,但也要操刀實踐才能證明自己的眼光。而林清洪心里很清楚,自己對于網絡確實一竅不通,自己也不太懂皮鞋生產,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用淘寶把自己的賣出去,在本地也沒有成熟的皮鞋產業鏈,所以,想要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成功啟動一個品牌絕非易事,他甚至開始有些舉棋不定。
不過,朋友的一席話給他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你在品牌運作和組建團隊上面的優勢遠遠要超過他們,畢竟,在網上運作品牌與實體品牌的運作有著不少相似之處。”黎梵商貿鞋業公司總經理施先生言語間透露著對林清洪的贊美。
“現在,除了實體品牌同步發力自己的電子商務渠道外,這部分品牌本身在線下就具備了知名度,產品系列完整,而對于在網上絕大多數新興的自有品牌來說,他們的知名度幾乎沒有,也正處于網絡品牌建設的初期階段,大家都在摸索中,但是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做網絡分銷商出身的,如今積累到一定程度想要做自己的牌子,他們幾乎沒有真正運作過品牌的經驗。”
于是,為尋求穩定的外協團隊,他親自數次往返于晉江、廣州兩地,選擇生產合作伙伴。
雖然沒有休閑皮鞋原產地的制造優勢,比起廣州、佛山、東莞,晉江最大的優勢就是造牌,做品牌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但是只要能成功整合這部分生產優勢即可,運營一個電子商務品牌不外乎就是把一些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團隊加進來而已,林清洪忽然茅塞頓開。
重啟原品牌失敗計劃
欲走線下擴張路
從籌備到狄恩紀正式上線,不過一年多,如果按照狄恩紀登陸天貓的時間來算,僅僅只有8個月,林清洪的造牌速度可謂驚人。對于電子商務,林清洪不是科班出身,而進入真皮鞋市場,他也未必像以前做運動鞋那樣了如指掌。但就目前而言,狄恩紀已算得上是天貓商城里的一顆新星。
記者從網絡上相關數據得知,平時,狄恩紀每天的成交量平均在200上下,而在節假日一些促銷活動中,狄恩紀表現不俗,對于新牌子來說,這樣的成績已經算得上中上水平。
雖然如此成績在林清洪眼中僅僅是差意,但外界對狄恩紀的品牌運作稱贊有加。很多人認為,他在步之霸品牌運作方面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了狄恩紀的快速成功,這其中不包括在他帶領下狄恩紀來勢洶涌的運作整合力。
據施總透露,林清洪主抓品牌推廣運營。狄恩紀有一個比較龐大系統的外協合作團隊,這些外協都有自己的強勢開發品類,林清洪就把這些衛星工廠,圍繞著狄恩紀的品牌定位,分別讓他們負責開發、設計、生產、質檢、物流等各個環節,而自己也就是做狄恩紀的一兩個品類鞋款的下單生產。
這樣一來,狄恩紀即使一雙鞋也可以下單,同時一雙鞋也可以補貨,款多量小不僅能滿足客人更加多元化的需求,還能避免庫存。
所以,狄恩紀一開始就有較為完整的商品系列,維吉爾休閑系列、西塞羅商務系列、龐培潮流系列等基本上涵蓋了商務、休閑、流行等幾大品類。
業內人士評價,也許是基于運動鞋操作模式上的缺陷總結,林清洪帶著狄恩紀卷土重來,全新突破的不僅僅是產品、市場,更多的是操作模式。“看著大型零售品牌ZARA、優衣庫的成功席卷中國市場,狄恩紀從訂貨、補貨、定價等在零售體系幾乎都借鑒了零售大牌的管理模式。面對新品牌的開始,比起原本那些實體品牌固有的市場體系,抑或是代理商與總公司、加盟商之間盤根錯節的關系,狄恩紀從一開始就變革,應該能比原有的‘步之霸’品牌走得更遠更久。”
據上述業界人士透露,當年,正是由于在終端拓展方面過于激進,欠缺考慮,步之霸品牌經營模式轉型失敗,最終遭遇資金壓力而倒閉。
而如今,憑借豐富的品牌實操經歷,林清洪把狄恩紀這個線上品牌的實體化進程納入近期議程,再次計劃啟動品牌線下終端拓展。據透露,今年,狄恩紀要做兩件事:一是進一步拓寬渠道,在首推加盟模式擴大線下實體店規模,第二便是狄恩紀還會針對目前產品線,繼續引入皮具用品,滿足客戶對高品質時尚皮具的需求,實際上是通過豐富自己的產品線,為首推線下加盟奠定產品基礎。
在狄恩紀最新制定的五年發展計劃中,實施“百城千店”的市場戰略被提上議程。“狄恩紀的品牌之旅絕不會停留在網絡上,線下高速擴張的時候即將來臨。”而在當年,步之霸品牌被收購之后,也曾提出“百城千店”計劃。這一愿景,被部分業界人士認為有一洗當年失敗陰影的意思。
“是否能夠成功,還是取決于具體的運作模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百城千店不容易。要怎樣達成百城千店,是直營、聯營、加盟,還是代理,這才是品牌存活的關鍵點。步之霸品牌當年就是在這里走錯了路。”業內評價。
事件鏈接
2010年11月,清美鞋材收購本土街頭型格運動品牌“步之霸”事件見諸報端,此事在業界引起關注。被收購之后至少獲得6000萬港幣注資的步之霸品牌,曾信心滿滿地對外界公布了它的“百城千店”計劃。
然而,時隔半年之后,2011年6月,被收購之后的步之霸非但沒有取得更大的發展,反而陷入瀕臨破產的境地。此前在全國范圍內共有500多家門店,各省代理商經營的加盟店,至今已悉數倒閉。
對于步之霸這樣一個之前在本土算是獨樹一幟的品牌,最終轟然倒閉,坊間各種說法都有。其中一個繞不開的原因就是:被收購后,品牌新所有人與原所有者經營模式方面的分歧,導致步之霸這個新崛起的品牌陷入困境。
據悉,清美收購步之霸之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最明顯的動作就是設立分公司,開直營店。“別的我不知道,但開了100家直營店是肯定的。”熟悉整個事件的業內人士劉先生告訴記者,這與之前的策略完全不同,這對于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對代理商的依賴度還比較高的步之霸,在沒有理順關系的情況下,貿然用直營店對抗代理商可能不是太合適。
由此造成一些經銷商不但沒有及時回款,還關閉一些步之霸門店,而改代理其他品牌。經銷商的倒戈,讓局面雪上加霜,步之霸品牌最終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