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國際商貿城吸引70多家直埠鞋企入駐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諸暨國際商貿城是一個面向世界的大平臺焦點房地產網,入駐商貿城將為企業帶來無可估量的發展前景。”日前,諸暨國際商貿城建管委與諸暨鞋業科技協會對接,在直埠鎮舉辦了一場面向直埠鞋業的推介會,會議一結束,鑫得寶鞋廠的老板傅楊東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3個商鋪。據了解,作為諸暨傳統產業的直埠鞋業經過多年發展,雖然有著不小的進步,但同時產業也遭遇了發展瓶頸,而諸暨國際商貿城拋出的橄欖枝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目前已有70多家鞋業企業將抱團入駐,申請商鋪達到了120多個。
缺乏專業市場,產業遭遇瓶頸
直埠鞋業有著幾十年的發展歷史,當年就是憑借一雙保暖鞋打天下,小小的直埠鎮最多時涌現出了近千家鞋業企業。產品單一、品牌意識不強,和許多傳統產業一樣鹿鼎記,直埠鞋業有著諸多自身缺陷,正因為如此,2006年產業遭遇寒冬,眾多小企業紛紛倒下,目前全鎮鞋企還有150多家。不過行業洗牌同時也給產業帶來了活力,目前直埠鞋業已走出保暖鞋的單調格局,開發出了眾多新品,營銷模式也從原來的跑出去找客戶變成現在的有客戶自己會上門下訂單,絕大部分鞋業企業具備了足夠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實力。去年,直埠鞋業產值超過了10億元。
即便如此,直埠鞋業還是面臨著諸多發展瓶頸,產業無法真正做大做強。直埠鎮工業副鎮長朱蔣洪介紹說,今年前5個月鞋業產值只有4億,在全鎮工業總產值中占比不到30%。企業的創牌意識仍然不足,雖然直埠鎮對鞋業創牌有著強勁的力度go2map,創牌獎勵額度是其他產業的兩倍,但目前也只有1只中國馳名商標和6只浙江省、紹興市著名商標,貼牌加工占了產業的近七成。“其實許多人并不知道,90%的老北京布產自直埠,大部分的利潤和附加值也被品牌商賺取,我們一直在替別人做嫁衣。”諸暨市鞋業科技協會會長郭鑫兒告訴記者。
究其原因,眾多業內人士認為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直埠鞋業一直缺少一個專業市場,每家企業都各自為戰,沒有集中展示鞋業的窗口,發揮不出整體品牌效應,貼牌加工也成為鞋業企業生存的主要手段。“放眼諸暨,大唐有襪業市場,山下湖有珠寶城,店口有水暖五金城,專業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驅動器,而早在15年前直埠鞋業就謀劃創辦一個專業市場搜狐網,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這也成為了產業的一大缺憾。”郭鑫兒說。
入駐國際商貿城,帶來眾多機遇
自己沒有專業市場,面對諸暨國際商貿城拋出的橄欖枝,鞋業企業們自然不會錯過。“諸暨國際商貿城有專業的鞋業板塊,這里不僅能夠招攬到國內外的客商,還能吸引到眾多國內知名鞋企入駐,抱團入駐國際商貿城將最大程度打響直埠鞋業的整體品牌和知名度。”郭鑫兒說。
傅楊辦了鑫得寶鞋廠已走過10個年頭,他一直在自主創牌和貼牌加工兩條道路上走得很糾結。“為他人做嫁衣真的是于心不甘,不但產品附加值不高,而且企業也做不大。”如今,有著年產四五十萬雙生產能力的鑫得寶鞋廠自主創牌和貼牌加工各一半,而打響自己的品牌一直是傅楊東的夙愿。“入駐商貿城是一個推廣自己品牌的好機會,今后我們還將擴大自主品牌在企業生產中的比例。”
“入駐諸暨國際商貿城,我更看重的是可以借此依托商貿城的電子商務平臺。”科迪廠總經理趙堅告訴記者,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成了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之前也已經開展了4年的網絡推廣,如今企業自主開發的“芭丁”品牌在網絡上已小有名氣,但在人才引進等方面企業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商貿城一期市場有專業的電子商務區焦點房地產網,借助商貿城發達完善的電子商務,實現網絡和實體兩條腿走路,能夠讓企業發展的腳步邁得更快。”
此外,了解最新的市場信息和技術從而推進企業自主研發也是許多鞋企入駐商貿城的一大期待。趙堅告訴記者,企業每年都會投入近50萬元用于自主研發,開發出幾百個品種款式,正是擁有獨特之處企業才更具競爭力。今后無論是從客商處了解市場信息,還是向其他地區的鞋企“取經”網絡超女,都會在企業研發方面大有裨益。
諸暨國際商貿城啟動
一期商戶入駐加盟
經過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動,6月29日,諸暨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商戶入駐加盟全面啟動。諸暨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由政府全額投資,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規劃4000余個攤位,市場主要布局五金機電、生活消費品、、電子商務、旅游等五大業態,計劃明年整體開業。據統計,當天,一期市場首批推出生活消費品和服裝兩大業態2623個商鋪,已有1570鋪交納了入駐加盟誠意金。啟動儀式上還進行了“奧港城”、“國際采購中心”、“威博電商園”、“聚合云電商園”等合作項目的授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