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彭麗媛為何獨獨選中“例外”?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當“例外”身隨“第一夫人”彭麗媛頻頻亮相世界各地,引來億萬關注目光時;當唯品會和YY頂著做空中國概念的高潮,在大洋彼岸創造新商業奇跡時;當“壹號土豬”和“天地壹號”引領“廣糧珠水”再次北伐全國市場時;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過去一年,這些嶄露頭角的新興創業型企業和他們的當家人,都是從南粵大地生長起來的廣東人。
廣在經歷從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向現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加快培養本土的優秀創業企業,已成為廣東省政商學界的廣泛共識。
《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廣東省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廣東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一系列與創業相關的鼓勵扶持政策出臺,不斷給中小微企業“松綁”的行動在全省鋪開,給正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廣大中小微企業帶來制度紅利。
廣東省社科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此舉將惠及占比超過90%的廣大中小微企業業群體,進一步激發蘊藏于民間的創富激情,“民營經濟是創業和創新的源泉,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廣東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從體制上徹底消除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之間的地位落差,從而激發足以推動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全民創業高潮,更加完善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接軌。”
企業家談創業
企業1 廣州例外服飾有限公司
專訪嘉賓:張志倫 職務:總監
代表事件:“第一夫人”成品牌代言人
談及當下中國最著名的自主服裝品牌,毫無疑問當屬“例外”。
今年3月22日,彭麗媛陪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時,其隨身手提包即為該品牌定制包,她也是該品牌的V IP顧客。幾乎一夜之間,“例外”成了中國婦孺皆知的服裝品牌。
廣東乃至全國的服裝企業何止萬家,為何“第一夫人”獨獨選中“例外”?
在“例外”服飾總監張志倫看來,“創業本身不光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精神,不管是做什么,自我負責,獨立精神,自我實現等體驗都是最大的獎賞”。
他說,“例外”的創業團隊一直保持著很強大的信念,依據自身優勢去設定長期發展方向,從而使得“例外”第一件產品問世就一直深得消費者青睞,“當你完全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的時候,財富往往是不請自到的。”
企業2 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
專訪嘉賓:陳生 身份:創始人、董事長
代表事件:天地壹號籌劃A股或H股上市
“珠江水,廣東糧”是廣東食品飲料行業的驕傲。而今,北大秀才陳生創辦的壹號土豬和天地壹號開始走出廣東向北擴張,再度扛起“廣糧珠水”北伐的大旗。天地壹號作為全國最大的醋飲料生產商,去年成功引進戰略風投,市場估值超過40億元,目前正積極準備上市,有望成為A股或H股首家醋飲料上市企業。
這2家企業的創始人都是湛江人陳生,一名北大秀才,下海創業迄今已超過20年。
“我們開始下海創業的時候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做點生意都是偷偷摸摸搞,所謂的‘下海’其實就是閉著眼跳下去再學游泳。”談及多年前創業經歷,陳生認為,“創業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游泳馬拉松,有的人游得快,有的人游得慢,有的人游不動就沉下去了。”
談廣東“創業精神” 廣東人具有天然的商品經濟基因
談及廣東的創業傳統,張志倫認為,廣東史上是中原文化的邊緣地,而一旦接納某種思潮,又會表現出堅守和固執的特點,如客家文化;同時也因地緣的緣故,廣東歷來又是新思潮、新思路等匯集之地,同時也體現出很大的包容度。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下海潮”可視做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全國懷抱理想的人們紛紛南下,倚重的是廣東成就夢想的環境,希望能通過努力實現成長,這種特點現在還在延續。
陳生也認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又有幾千萬華僑在海外,廣東人具有天然的商品經濟的基因。“盡管當時還是計劃經濟年代,但廣東人投身市場和創業致富的精神,與現在相比沒有根本性的區別。”
談“最難創業季” 創業不管成功與否都讓人得到營養
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使得創業難度加大,張志倫認為,創業成功從來不是高概率事件,鼓勵創業也沒有不合時宜的問題。“鼓勵創業的本質是在鼓勵一種更加獨立的精神、鼓勵個體的多元化和自我實現,鼓勵自我負責,而這些,都是一個健康社會非常重要的元素,創業不管成功與否,都讓經歷者和閱讀這些經歷的人得到營養,或者是啟發,或者是能借鑒的經驗,或者是一種精神的影響。”
“與我們下海時相比,如今的創業大環境已經大為改善。”談及當前創業遭遇到的嚴峻經濟形勢,陳生認為這根本不算什么困難,“如今的創業者已經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閉著眼跳下海去游泳,而應該在下海之前,在岸上或游泳池里學好本領,待學會游泳之后再向大海進發。政府應該充當救生員,應該把真正的創業技巧和知識,通過媒體宣傳告訴創業者,避免這些創業者重復前人走過的彎路,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企業調查
創業企業頭上“三座大山”:人工、融資、稅費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廣東長期賴以為支柱的外向型經濟遭到重創,大量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綜合財政部廣東專員辦、廣東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的調查報告,南都記者連日走訪部分創業型中小微企業,調查發現,珠三角地區正處于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融資難且融資貴、稅費負擔過重等多方面的困難。
“民工荒”致創業企業開工不足
以東莞為例。東莞現有登記在冊的各類企業總數逾30萬家,數量居廣東第3,全國第6。其中,超過80%都是處于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中型以上企業不足20%,資產總額超過4億元的大型工業企業僅有80多家。
各項生產成本上升中,人力成本的上升首當其沖。2011年以來,“民工荒”逐漸取代了“民工潮”,成為春節后東莞企業招工時最頭疼的問題。以作為東莞經濟5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紡織服裝業為例,去年很多企業出現停產或半停產現象。由于用工短期和訂單減少,近2/3的企業產量同比明顯下降。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統計顯示,去年全省紡織服裝企業平均開工率僅在75%左右,有近兩成的企業開工率不足50%。
與“民工荒”同時出現的還有“漲工資”。調查發現,盡管東莞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100元,但去年東莞市面上普通工人的月工資都在2000元,這還不包括企業必須提供的免費食堂和宿舍,及按規定必須繳納的“五險一金”。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廣州、東莞等地的制衣廠招聘熟練車衣工,開出的月收入,少則6000-7000元,多達上萬元。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統計顯示,過去3年服裝行業勞動力成本年平均漲幅在20%左右,而加工出口低端產品的中小企業平均利潤空間已降至僅3%左右。
融資難仍是中小企業“老大難”
調查發現,盡管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政策,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放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大為提高,但面對龐大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資金需求,融資服務覆蓋的群體仍非常局限,融資難仍然是大量中小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
據佛山市南海區一家從事電池生產的企業介紹,為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利潤水平,該企業計劃融資1700萬元進行生產線的改造,而過去一直合作關系良好的銀行表示,只能提供800萬元的貸款,由于沒有其他融資渠道,企業只得放緩技術升級的步伐。
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也遠超大中型企業,甚至超過了企業的承受能力。東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是廣東省產業轉型升級試點龍頭項目。這里的中小企業表示,銀行給企業發放貸款的年利率最高已經達到20%,是法定基準利率的3倍多,而大部分制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5%—6%。由于資金成本過高,超過4成的鞋企去年今年放棄申請貸款。
這還只是具備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對數量多達300萬戶的個體工商戶和更為龐大的自由創業者群體來說,他們創業起步階段的融資需求通常只有10萬-30萬,但除了當地的城商行、農信社和個別股份制銀行外,國有大行為代表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在該業務上“集體失蹤”。
稅費負擔吃掉中小企業大量利潤
調查顯示,中小企業應繳納的稅種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多達18種。而在東莞,上述稅收分別占到當地國稅和地稅入庫總收入的76%和70%以上。其中,企業所得稅按企業利潤的25%納稅。僅這一項,中小企業就需要把當年利潤的1/4用來繳稅。
除了稅收,中小企業意見更大的是地方政府以種種名目向企業征收的行政收費。如東莞某企業去年曾因拒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而被法院強制執行繳納近40萬元。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雖然是依法征收的地方政府性基金,但因宣導不夠、配套措施不到位,許多企業不清楚這項基金征收的法律依據,也對基金的使用、管理產生質疑,更不清楚國家有關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稅收政策,一度引發一些中小企業的強烈質疑和不滿。
同時,一些企業愿意安排殘疾人就業,但相關部門卻無法為企業提供信息,企業自身很難從社會上招聘到殘疾人,也不清楚如何聯系殘疾人就業,只得全額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這對于大量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政府出招
創業遇最嚴酷寒流 廣東出招助創業者“過冬”
面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小微企業在技術裝備、科技水平、企業自身素質、管理方式等方面又多顯不足,導致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型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戰,百姓創業致富,正遭遇近10年來最嚴酷的經濟寒流。
有鑒于此,近1年,廣東省陸續出臺了《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56條”)、《廣東省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廣東省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9條”)等政策文件,啟動廣東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形成推動中小微企業有效應對經濟大環境,改善百姓創業小環境的政策合力。
成本高? 切實降低人工成本
針對中小微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56條”對廣東中小微企業在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等員工支出方面給予減免或放寬。如將養老保險費率較高地區的單位繳費比例逐步降至15%,各地級以上市可按規定對困難中小微企業階段性適當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工傷保險基金可按規定適當下調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各類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對目前生產經營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可緩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訂單少? 搭平臺開拓國內外市場
針對中小微企業訂單不足,“56條”要求省財政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切實辦好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實施190項廣貨市場開拓活動,積極拓展國內二線城市市場;對中小微企業在境外投資設廠等給予資金支持;積極組織中小企業參加在東盟、南美、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舉辦的國際性展覽會,加快開拓國際市場步伐。
融資難? 引導銀行支持中小企業
針對“融資難”,“56條”要求監管機構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和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建立適應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推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工作。支持和提高中小企業投保相關信用保險的覆蓋率。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推動中小企業加入征信系統。培育一批優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鼓勵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開展融資擔保機構信用評級等。
稅費重? 減免稅收治理亂收費
針對稅費負擔過重,“56條”要求對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利企業和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在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主要稅種上,在起征點和稅率上給予切實優惠。同時,深入開展治理亂收費、亂攤派行為,切實減輕小型微型企業負擔。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工業企業項目用地,可按最低標準的70%確定出讓底價。
風險高? 建小微企業風險資金池
在“56條”基礎之上,廣東首次在省政府層面提出包括政府服務在內的中小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并作為我省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標志性工作。包括借鑒深圳等地成功經驗,“設立由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企業共同出資的小微企業風險資金池”、“設立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小微企業企業貸款補償機制”;要“充分發揮產權交易中心作用,支持高成長性企業以股權登記、托管、融資及退出等方式,加快民間資本與和實體經濟對接”。
注冊難? 取消工商登記前置審批
今年以來,廣東省進一步簡政放權,啟動工商登記改革試點,取消前置審批。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先在珠三角地區推行,年底前在省內其他地區全面鋪開。
工商登記改革,幫助經營者降低場地成本,進一步降低創業門檻,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
很多過去因注冊門檻較高而拿不到執照的創業者加入注冊大軍。一季度,在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同比下降6 .7%的同時,廣東新登記注冊企業數大幅增加,其中99%是中小微企業。
就業難? 畢業生創業可獲扶持資助
針對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省人社廳及時出臺新政,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大扶持和資助力度。包括“稅費減免和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成功創業資助和優秀創業項目資助”,以及“租金補貼、孵化補貼、社保崗位補貼”等。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實際招用人數給予最長3年期限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2013創富大賽后天啟動
秉承三年創富大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創業帶動就業的核心理念,“郵儲銀行杯”廣東省創業創富大賽又將筑夢廣東。本次大賽即將于6月20日在廣州市珠江新城利通廣場盛大啟動。
新一屆大賽較以往有更加鮮明的特色:
一是參與部門更多。此次大賽共有五個主辦單位: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以及南方報業集團。
二是覆蓋范圍更廣。大賽設創富組、創業組、創意組三大組別,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按規定給予總額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上一篇:大數據時代來臨,企業應該干什么?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