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產品給差評 賣家報復寄垃圾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從5月17日開始,沙區23歲的彭小姐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包裹,里面或裝著一張白紙、或裝著一顆糖、或裝著一雙、甚至是一包垃圾……“這樣不斷寄來稀奇古怪的東西,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了。”彭小姐回憶,前不久,她在網上曾給一個浙江賣家打過一個差評,而這些蹊蹺的包裹大多數來自浙江地區。彭小姐因此懷疑,這是賣家在惡意報復她。
隨著網絡時代給人們帶來的諸多方便,網購也日益成為人們購物的一種選擇。本來是件好事,但一些商家受利益驅動,在網購過程中頻頻使出損人利己的伎倆,反倒給一些網購者造成了麻煩。
公平競爭是市場運行的需要和規則。作為消費者,購物貨比三家,誰家產品好就花錢買誰的,對于一些商家存在的問題,也有意見提出負面意見,目的在于促進商家產品質量的提高,讓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產品。對于消費者的負面意見,一些問題商家不是通過借鑒來改正自己的不足,而是以此下作手段實施報復,說明該商家對自己的問題是心知肚明的,其中也不乏存在蓄意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因被差而用郵遞垃圾方式進行惡意報復,反映出該商家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或者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空間,只能靠損害消費者利益做為他們獲利的支撐。通過該商家如此“無奈”的“氣急敗壞”,暴露出他們對“差”的服務是不以為然,也看出網購監管環境疏于監管。
據消息人士稱,網購服務投訴量正在逐年上升,居服務類投訴增幅首位,而其中最多的還是消費者對于網購中頻頻出現商品質量問題、商品實際性能與廣告宣傳不符、經營者卷款逃跑等,這些被投訴的商家,已經成了網購領域內的真正“垃圾”,也已經到了不得不清理一下的程度。
近期,國家已經出臺了《網絡安全管理條例》,但涉及如何清理網購“垃圾”商家的措施還不夠有力,這給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不但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對市場公平競爭制造了一定混亂。因此,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和廣大消費者利益,必須不斷營造網購法律環境,進一步加大網購監管力度,動真格地清理一下那些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盈利手段的“垃圾”商家。(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