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電商” 泉州鞋服企業雙線融合成主流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單家企業日銷售額超9000萬元,休閑服裝品類和體育運動品類網上銷售額前20名中,泉州市企業各占7席……去年的一場“雙十一”大促銷,充分展現了泉州鞋服企業在電商領域的潛力。
隨著、安踏、、九牧王、卡賓、愛登堡等傳統鞋服企業的紛紛“觸網”,以及古由卡、格男仕、等淘品牌的集體發力,傳統產業與電商的深度融合,線上和線下的產銷互動,推動了鞋服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場銷售革命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電子商務的興起,就像是一場銷售革命,是對傳統企業終端銷售模式的一種改變。”見證了石獅市電子商務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石獅市經濟局局長李圣陽表示,“這幾年,很多企業都開始兩條腿走路。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開始利用網絡銷售渠道,‘實體店+電商’的模式日漸成為主流。”
統計數字驗證了這一觀點。泉州市超過70%的規模以上企業已涉足電子商務,石獅市鞋服行業、染料行業中近七成規模以上企業也都擁有獨立網站或網店。
依托紡織服裝和鞋業這兩個千億產業集群的石獅和晉江鞋服企業,成為這場銷售革命的主導。在石獅,除了卡賓、愛登堡、、等積極開拓線上渠道的傳統品牌外,還出現了古由卡、格男仕、數碼人等一批電商品牌,2012年,涌現出多家網絡銷售額過億的企業;在晉江,七匹狼、安踏、特步等傳統品牌將電商提升到了企業的戰略層面,開始積極摸索電商和線下實體的融合之道。
依托產業沃土
“石獅是紡織服裝的生產基地,對于電商企業而言,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貨源。”李圣陽接受采訪時表示,石獅電子商務之所以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原因在于依托了強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鏈。
以石獅市最早涉水電子商務的鞋類電商拍鞋網為例,一方面借助石獅、晉江等地發達的鞋服產業鏈,另一方面通過提升技術水平、運營能力、服務體系等,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垂直鞋類B2C平臺,并獲得由美國高盛集團和海納亞洲創投基金聯合注資千萬美元。
產業鏈優勢不僅成為電商企業誕生和成長的“沃土”,也吸引了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的目光。2012年8月,淘寶網、東商城、當當網、一號店、拉手網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的相關負責人相繼來到石獅,連續舉辦了3場招商會,與200多家石獅企業現場對接。
扶持政策助力
實際上,迅速崛起的石獅電子商務產業,不僅是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石獅市多項利好政策和服務環境推動的結果。
目前,石獅市已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除了規劃建設“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還對工業企業年稅收1000萬元以上、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臺的,按項目當年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資助,同時對注冊地在石獅、年度納稅超過50萬元的電子商務企業,按其繳納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基數的50%和增量的80%計算給予獎勵等。
石獅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拍鞋網總裁汪建聰表示,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是電商發展的基石,而接下來的資源整合、抱團發展則能進一步增加區域電商的話語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