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出口歐洲鞋類等產品須更新注冊碼
【中國鞋網-行業政策法規】根據歐盟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REACH)規定,預注冊物質噸位在100-1000噸的化學物質的相關預注冊號碼將在5月31日到期,屆時企業如無相關物質的正式注冊號碼,對歐出口的相關產品將受到影響。
據悉,這一法規影響到中國化工品、染料、印刷制品、紡織服飾、鞋類、玩具、消費電子產品、家用產品和文具用品等出口產品。日前,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的資深化學技術經理朱慧君博士特別向業界人士介紹了REACH法規對文具用品的影響,并提出了中國出口企業的應對方法。
文具行業受影響大
“歐美市場對消費品監管的嚴格,包括對有害物質的管控以及對產品性能和使用安全的要求,讓全球制造業面臨很大壓力。”朱慧君說,“REACH法規是對文具行業影響很深的法規,但要看清其主要針對的企業和產品范圍。”
他表示,REACH法規注冊主要針對的是出口物質和配制品到歐盟的企業,對于出口成品的企業來說只有兩種情況需要進行注冊:一種是成品中包含有意釋放的物質(例如:橡皮中的香味,筆里面的墨水),另一種是聚合物中的單體大于2%。如果滿足這兩個條件,且有意釋放的物質和塑料中的單體含量超過1噸/年,那么這個物質就需要進行注冊。目前,出口量在100-1000噸的物質或配置品需要在2013年6月1日之前完成注冊,否則這些產品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
“雖然含有SVHC物質的產品仍然能夠在歐盟進行銷售,但需要提供相關的含量信息報告,這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尤其對那些小批量出貨的企業影響更大!敝旎劬硎,“因為測試的費用高和更新的頻率快,導致做SVHC測試的企業并不多!
嚴控采購 配合檢測
“我國有對歐出口業務的化工企業一定要采取積極的態度,盡早開展應對工作,為持久的對歐順利出口提供保障。”朱慧君說。
朱慧君認為,對于REACH法規,中國的制造商應了解大致的法規限制物質,并且能夠在供應鏈上從原料生產商一直到成品制造商都提高警惕,對高風險的一些物質如塑料和涂層中的增塑劑、塑料和紡織品中的阻燃劑、紡織品和木制品中的防腐劑、產品中的顏料等尤其要注意,做到“四不”,即設計不添加,原料不含有,加工不轉移,包裝不污染。而且,企業對產品性能,如書寫、劃破、重復性、筆帽尺寸等要求,需要在設計階段就避免一些錯誤,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
具體而言,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企業在生產中不要故意添加限制物質或者SVHC物質;二是嚴格控制自己原料的采購,確保采購的原料符合REACH法規的要求;三是經常關注第三方檢測機構,比如SGS的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更新公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歐盟新版生態紡織品標準實施
- 下一篇:打擊非法進口!全俄境內將對鞋試行粘貼電子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