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產業資源推進二次創業 泉企啟動電商“引擎”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從省市電子商務扶持政策的出臺,到天貓、東、當當、亞馬遜中國等國內電商巨頭齊聚泉州,再到、、等傳統品牌“大佬”針對電商渠道的激情碰撞……2013年春天,泉州電商也迎來了產業的春天。
電子商務,這一盤活各方資源、提升產業活力的“利器”,開始被越來越多企業所關注,成為泉州“推進二次創業 發展產業集群”的關鍵詞之一。
知名電商必爭之地
泉州電商的盎然綠意,已經從一些數據中“透露”出來。
阿里研究中心相關報告顯示,我市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網商發展指數百強中排名第16位,居福建省首位。2012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21億元,比增超過28.84%,其中網絡零售總額達101.62億元,比增40.01%。全市擁有淘寶網店7.5萬余家,網店數量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第5位。
單個企業的發展態勢與數據相互印證。從外貿企業轉型而來的淘品牌格男仕,2010年上線,2012年已經成為淘寶網淘品牌男裝第一名,平均每天發貨量超過1萬件。
泉州電商協會會長、鞋網董事長王冬竹認為,泉州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是發展電子商務最大的優勢,由于產業集聚,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和帶動效應,泉州也成了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
產業集群優勢推動電商產業快速發展的態勢已經顯現。據統計,凡客誠品鞋服商品有60%以上在我市下單,當當網去年的鞋服銷售額基本是由泉州企業貢獻,淘寶網上的棉衣和羽絨服有近80%產自我市,德化成為全網最大的茶具供應地等,我市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網絡零售聚集區和網貨供應地。
不僅僅滿足于做網貨供應地,依靠產業鏈優勢,七匹狼、特步、安踏、九牧王等傳統品牌加快了在電商渠道的布局,并將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作為最終目標。隨著越來越多傳統品牌觸網,電子商務在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電商園區競相發力
泉州電商的蓬勃興起,既離不開個體企業的嘗試、產業集群的帶動,也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推動。
2013年2月,在農歷新年前夕,《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和《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3—2015)》出臺,設立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從2013年起至2015年,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于加快推進泉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和應用。
鼓勵企業參與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鼓勵龍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鼓勵電子商務平臺與專業市場深度融合……政策的出臺宛如一劑“強心針”,既表明了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態度,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政策引導,行業抱團的趨勢下,電商企業的集聚發展,也帶動了電商總部的日漸成型。
在泉州市區,領SHOW天地文化創意園和網商創業園,已經吸引了眾多品牌電商和中小網商的入駐;在石獅,靈秀紡織城的電子商務總部發展成為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目前已有250家電商企業入駐;在晉江,中國電子商務中心開園,200多家商戶與園區簽訂入駐合同;在安溪,茶業電子商務產業園規劃面積60畝,總投資1億美元,將建設“一個基地、六個中心”;在德化,電子商務工業園正在分期建設,一期已有部分企業入駐。
隨著電商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電子商務已逐步融入產業鏈條,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依靠現代支付、物流和交易平臺,打破了時間和地域壁壘,網商鑄就的強大“商網”正在推動著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東南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