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破解“渝西鞋鄉”隱患難題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重慶市璧山縣位于重慶主城以西,七塘鎮作為中國西部的生產基地,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聞名的皮鞋之鄉。1994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皮鞋專業鎮”,其生產的“璐瑪儀”、“加利伽”、“靚女”和“和紀”等品牌皮鞋聞名遐邇。今年3月下旬以來,璧山縣緊抓“三合一”場所專項整治,全面整頓皮鞋加工廠等隱患突出場所,確保了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隱患整治刻不容緩
近年來,重慶璧山經濟迅猛發展,皮鞋加工制造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璧山縣目前有皮鞋生產企業1300余家,60%都屬于“三合一”場所,這些企業大多設在四五層的居民建筑內,集生產、住宿、倉儲于一體。七塘鎮“三合一”情況最為突出:每一棟加工廠建筑僅有一個疏散樓梯,樓梯、走廊上堆放著加工原料、易燃物品;每一間狹小的車間內住著七八個務工人員,煙頭隨處可見……
隱患觸目驚心!璧山縣決定以七塘鎮作為“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的試點與突破口,確定該鎮3家企業作為示范典型開展專項整治。
政府主導抓落實
璧山縣排查七塘鎮300余家企業(場所),發現有270余家屬于“三合一”場所,存在火災隱患800余個。
針對嚴峻的消防安全形勢,當地政府成立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打破黨政工作分工、崗位分工,將12名領導和73名機關干部人員分成13個工作組,分片區負責,每人至少包干負責1家場所的隱患整改,同時,當地政府實行整治績效保證金制度,包干整治對象限期內完成整治任務的,退還保證金并等額發放獎金,未完成的罰扣保證金。縣消防大隊制定了“三合一”場所整改標準,對所有場所逐戶查勘,按照“一戶一方案”原則,細化明確每個場所的整改措施。
多措并舉抓整改
互利皮鞋廠是七塘最大制鞋廠,負責人伍仁義是當地個體私營商會會長。專項行動初期,他對整改工作抵觸情緒較大,排查人員面對種種刁難,以心換心,多次上門宣傳服務,用真情感動 “釘子戶”帶頭整改。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誠意,消防官兵是真正在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熱情的服務終于贏得了伍仁義的大力支持,現在大部分 “三合一”場所已經投入到隱患整改中。
針對 “三合一”皮鞋加工廠實際情況,當地政府強制責任單位通過封堵實體墻、改造樓梯間、增設防火門等方式進行物理隔斷;在生活區增設疏散樓梯,開辟屋頂疏散通道,拆除影響疏散的防盜窗、鐵柵欄等,確保出口暢通。
此外,他們還規范了場所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五明確、三分開”制度:即明確每道工序火災危險性、明確滅火應急程序、明確物料堆放位置及數量、明確危險作業安全標準、明確消防安全巡查檢查程序;生產區和儲存區分開、一般物料和油料漆料儲存分開、普通作業區和危險作業區分開。截至目前,七塘已有84家皮鞋廠實現了生產、生活區域物理分隔,累計安裝獨立式感煙探測器486個、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61套,配置滅火器636個、增設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防爆燈具等754個,電氣線路穿管保護近8000米。源頭管控建機制
為從源頭上控制火災的發生,當地政府與各村(居)、企業事業單位全部簽訂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落實各層面消防安全工作責任。縣消防大隊組織培訓各類人員4000余人次,針對皮鞋加工廠,發放消防安全手冊1000余本,有效提高了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對于居民自建房的消防安全問題,消防部門聯合縣建委,將消防安全技術要求納入村(居)民自建房審核管理范疇;明確相關部門在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監管中的職責,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從源頭上控制,嚴防先天性消防安全隱患產生。
此外,為提升轄區滅火救援能力,當地政府投入10余萬元,新增市政消火栓16個,鋪設消防管網3000余米,覆蓋所有場鎮社區;投入20余萬元購置1輛消防救援車、2輛消防摩托車及滅火器等消防裝備,組織機關人員和民兵24人成立了兼職消防隊,進一步夯實了火災防控基礎。(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