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環保自律 踐行綠色夢想
【中國鞋網-節能環保】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想,作為傳統行業的皮革業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在中國皮革協會的不斷努力下,行業由被動承擔節能減排義務,到主動、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發展綠色經濟成為行業共識,業界上下同心同德,積極應對挑戰,推動行業轉向質量效益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循環經濟之路。
作為政府與會員間的橋梁和紐帶,中國皮革協會以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完成政府委托的工作、反映企業的意愿呼聲,推動全行業健康發展為宗旨,為此協會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言,爭取相關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同時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淘汰落后產能、環保核查、標準宣貫等工作,保障行業穩定發展。
落實環保政策 加強行業自律
制革業是皮革行業的基石,是我國皮革行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在,雖然近幾年來,環保的壓力、政策的調整、國際市場的影響等復雜的因素使得制革行業發展趨緩,但協會領導一直堅信我國制革行業未來二、三十年的市場是樂觀的,當前面臨的困難是可以通過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環保治理等方式克服的。為此,中國皮革協會積極引導行業企業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污染減排和環保工作,主動提出政策建議及措施。同時,加強制革行業的正面宣傳,客觀評價污染情況及治理進展,爭取社會的理解和政府的支持。
2009年12月3日,工業息化部出臺《關于制革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是為了引導行業改善布局,發展符合循環經濟的綠色大工業革。為深入了解《指導意見》的具體內涵和對皮革行業的指導作用,皮革協會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高延敏副司對《指導意見》進行解讀,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業內信心,消除了外界對于制革業擔憂。
制革行業污染物種類多,產排污強度較大,是工業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之一。基于不解決節能減排問題就無法生存發展的共識,中國皮革協會主動出擊,實施“摘帽子”工程。在2010年5月12日召開的制革行業環保自律行動小組工作會議上,環保部污防司的相關領導宣布將公布達到環保要求的制革企業名單,并委托中國皮革協會中國皮革協會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材料審查和現場核查,這也就是業界所謂的環保“紅名單”。
2010年7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發布《關于開展制革企業達標公告環保核查工作的通知》。7月30日,制革行業污染核查工作啟動會在河南鄭州舉行。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控司綜合處處長韋洪蓮表示,制革行業發展潛力大,環保任務重,國家對這個行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也寄予更高的期望。為推動制革業環保水平提升,環保部將開展制革企業環保達標公告工作。污染核查工作對企業有一定的壓力,希望企業能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整個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提高,從而最終推動整個行業在世界上達到領先水平。
環保核查共分為企業自查、材料審查、現場核查、現場檢查、發布公告五個階段,中國皮革協會以制革行業環保自律行動小組為依托開展制革行業污染核查工作。從2010年至今,環保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名單,共有67家制革企業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
培育行業楷模 成立產業聯盟
2009年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重要的政策引導性文件——《關于制革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作為貫徹落實《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配套文件。《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通過推廣‘真皮標志生態皮革’,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制革產業發展,提高我國皮革制品品牌影響力;鼓勵制革企業積極參與行業協會組織的‘真皮標志生態皮革’認定工作,有關部門要給予取得“真皮標志生態皮革”認定的企業在信貸、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優先支持。”“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由中國皮革協會在2003年推出,是國際上首個針對生態環保真皮(成品革)產品的證明商標。“真皮標志生態皮革”對成品革的產品質量、特殊化學物質的含量,特別是對制革過程的技術控制、污染治理和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在環保方面一票否決。
因為“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產生的良好影響,引起了國家政府和行業的高度重視。工信部的有關領導對以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為引領,倡導綠色消費,支持低碳經濟之舉加以肯定時說:“中國皮革協會幾年以來,通過環保一票否決、嚴格監管、動態考核等管理方式,不僅保證了“真皮標志生態皮革”的先進性,而且就目前獲得“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使用資格的制革企業來看,它們在節能減排、生態環保、自主品牌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效應,成為制革行業探索綠色制革、自主品牌創新的先頭部隊,政府應該予以支持。”
面對消費者對“綠色生態”產品的需求,皮革產業鏈的綠色升級變得十分迫切,尤其對皮革制品的原材料——成品革或毛皮提出了更高的生態要求。在2012中國真皮標志排頭品牌發布會上,新鞋業宋曉武宣讀“關于踐行環境保護使用生態皮革的倡議書”,呼吁真皮標志排頭品牌企業發出倡議并率先垂范:一、 優先采購獲得“生態皮革”使用資格的成品革或成品毛皮,促進生產、消費和環境共同發展;二、 以不斷拓展真皮產品市場為己任,向消費者積極宣傳“生態皮革”的概念;三、 主動支持“生態皮革”提升工作,與“生態皮革”企業保持密切的信息溝通,反饋市場信息,促進生態皮革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進步。通過皮革行業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贏發展,必將涌現出更多更強的行業品牌,推動我國打造皮革強國的夢想早日實現。
隨后,中國皮革協會決定組織成立“真皮標志與生態皮革合作聯盟”(以下簡稱合作聯盟),以加強行業上下游品牌企業合作,加快皮革行業品牌建設,推動行業全面轉型升級。所有獲得“真皮標志”和“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使用資格的企業均為合作聯盟組成單位。成立合作聯盟,是真皮標志企業“踐行環境保護、使用生態皮革、提升民族品牌”倡議的延續,有助于促進皮革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并滿足消費者對生態產品的需求。真皮標志與生態皮革合作聯盟及聯盟執行委員會將于5月26日在廣州召開的首屆真皮標志年度大會上正式推出。
推廣技術創新 建設生態文明
“十二五”期間,環保部對皮革行業提出了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廢水排放比“十一五”末期減少10%,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減少10%,氨氮排放減少10%,實現固廢無害化處理。外部環境上,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對皮革產品出臺了專門的環保和生態標準,構筑起了綠色壁壘。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皮革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清潔生產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方面的開發應用上取得突破,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作為行業節能減排的推手,中國皮革協會在行業中推廣成熟的節能減排、污染治理新技術,引導行業形成系統的清潔化生產示范項目。這其中,環保創新獎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自2008年以來,中國皮革協會與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持續三屆舉辦全國皮革行業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獎,目的在于前瞻性地引導皮革行業開展清潔化生產,依靠科技進步來解決污染問題,促進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環保做出新貢獻。環保創新不僅是皮革業突破污染束縛的法寶,更是皮革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正因如此,此項活動近年來受到全行業的重視和矚目,除制革領域外,皮革和毛皮化工材料、皮革機械以及制鞋企業也都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的理念已經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而在行業內掀起了一場“爭創環保先進 推進節能減排”的環保風暴。中國皮革協會蘇超英理事長表示,要使環保創新獎成為行業內最具代表性的環保大獎。并且通過后續的推廣工作,把獲獎項目推廣開來,真正做到推動行業節能減排、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與此同時,協會多次配合政府部門做了有關皮革行業污水排放及清潔工藝等方面的調研工作,摸清了行業發展的現狀;在牽頭編制《制革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過程中,協會也及時向政府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另一方面,中國皮革協會不斷培育集中制革、統一治污的制革示范基地。早在2006年于煙臺召開的制革專業委員會年會,就是以節能減排為主題,集中探討并深刻認識到節能減排是行業的生存底線,會議確認協會要調研集中制革、統一治污的可操作性。而在隨后每年的制革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幾乎都圍繞這樣一個主題:在產業梯度轉移中,不斷探索實現行業節能減排的新途徑。由中皮協牽頭,與行業專家調研多個制革生產基地,總結了這些基地運作的經驗及教訓。
2013年,中國皮革協會將繼續以制革環保自律小組為依托,開展環保項目、清潔化生產技術的評估、推廣和培訓,并編輯“清潔化生產推薦技術指南”向行業推廣。未來,中國皮革協會仍會積極協助國家有關部門落實國家環保產業政策,提升皮革行業的環保自律能力,在行業內推廣成熟的節能減排、污染治理新技術,引導皮革行業加快向綠色、低碳、環保方向發展,增強行業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