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鞋峰回路轉重回歷史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2009年4月,年近40歲的周煒站在辦公室窗前,不由想起上任前集團領導找自己談話的情景:“鞋品牌是集團的重要資產也是上海碩果僅存的經典國貨品牌,你一定要讓它重現輝煌!”這句話曾讓周煒激情澎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回力帆布鞋的品牌地位在自己的任期內有所改變。然而,出任鞋業公司總經理一年以來,他發現這個事情,實在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一嘆成名太早

今年已76歲高齡的回力,堪稱上海制造的代表品牌。它是中國運動球鞋的鼻祖,同樣也是156個上海經典國貨品牌的中堅力量。
回力球鞋的商標,取英文單詞“WARRIOR”的諧音,“回天之力”。這在那個普遍以“財源廣進”等字意為企業命名的年代顯然獨樹一幟。某年全運會前夕,鞋廠還破天荒地雇來飛機播撒傳單,場面出奇壯觀。
最鼎盛時,回力年銷售額達到八億元,單款鞋一年賣出幾千萬雙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在那個一切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將回力鞋、英雄筆、鳳凰牌自行車等一眾上海制造看作人生夢想,有人為了讓鞋更加打眼,甚至不惜用白粉筆將其“增白”。
然而,“閉門造鞋”注定成為回力的落敗之源。作為國內輕工業的中心,當時許多計劃資源都要從上海調撥,回力鞋只需完成上面布置的生產計劃,不必也不得自尋銷路。
時至上世紀70年代末,各省相繼取消統購統銷,外地鞋企紛紛“被迫下海”。比如青島,1983年國家批發站表示不再接收橡膠九廠(雙星前身)的膠鞋,黨委書記汪海放下架子,帶領一眾職工扛著籮筐吆喝著上街賣鞋。而此時,回力仍在上海統購統銷的溫室之中,市場改革明顯滯后于全國。
直到1993年的一天,回力鞋廠的8600多名員工突然得知,批發站、百貨站即將撤銷,國家自此不再收購他們的鞋,一時間,前所未有的慌張迅速擴散。而此時,提前10年“被迫下海”的青島雙星們已經在摸爬滾打中熟悉了市場。
也正是這十年間,廣東、福建的民營鞋企也已呼嘯而起,它們承接了港臺地區的輕工業內移浪潮,饑渴地吞噬起被計劃經濟把控多年的鞋業市場。
群雄逐鹿,腹背受敵,難以為繼。1994年回力鞋含淚關掉了第一家生產解放鞋的分廠。
自那以后,每兩年關一家,到2000年,回力鞋旗艦店旗下7家分廠和1家研究所全部關門,8600名工人先后下崗。再這樣下去唯有死路一條,2001年政府將回力品牌從破產企業中剝離,成立了新的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回力品牌方才得以“舢板逃生”。(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