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日引發的“樂卡克”效應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五一”小長假如期而至,各大電商平臺已經摩拳擦掌,欲戰節日營銷“江湖”。不過,槐花飄香的五月前夕,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各大媒體對電商發展的連續反思與點評,到來還是要給一些電商平臺上堂課:審讀“樂卡克”維權,莫忘“沖動是魔鬼”的懲罰。
說到“樂卡克”,可能很多消費者都很熟知它,一個國際知名運動休閑服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成為業界“黑馬”,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飆升。可是,“樹大招風”的禍端也因此而起,國內的電商平臺嘀嗒團、走秀網深知這樣的知識產權最是“秀色可餐”,在利益的驅使下,通過“樂卡克”鞋團購活動進行了售假和違規操作,欺詐廣大消費者,做起了“玩品牌”的游戲。很快,“樂卡克”就讓他們知道了這個游戲不好玩,從2011年起將一紙訴狀遞交法庭,經過1年的維權,終于沉冤昭雪。“樂卡克”堅挺維權的事件也因此名聲大噪,成為“中國網絡團購維權第一案”。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眼下又到了世界知識產權日,而且“五一”電商營銷熱潮再次來襲,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不得不再次提到讓“山寨”無處可逃的“樂卡克”,它似乎提醒著我們:電商世界中究竟還有多少造假黑影?電商與知識產權之間是要“相敬如賓”還是“相忘于江湖”?
多少年來,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一直都是電子商務糾紛比較集中的領域。這也是未來電商糾紛的重災區,所幸的是,“樂卡克”的維權案以標桿性的影響力帶來了多方位對知識產權的深度思考。
思考一:“樂卡克”以身作則 昭示企業要“有態度”
從慣性思維角度來看,一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完商品后得知被騙,他吐槽的不僅是電商的,更會質疑產品品牌是不是與之“同流合污”。所以,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不僅被侵犯,而且“躺著中槍”。
雖然“樂卡克”也未能幸免于難,但它確實是扛起了責任大旗,以堅挺的維權行動告訴知識產權擁有者:知識產權保護不僅需要極其專業的知識,而且還需要對電商市場進行分析研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做個“有態度”的真品牌,這樣不僅可以凈化品牌“污垢”,還能為消費者保證品質的安心。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占領市場,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思考二:“樂卡克”維權似乎讓電商市場更“冷靜”
可以說,如果不是有中國網絡團購維權第一案引發的“樂卡克”效應,如果不是那些“影子電商”相繼死去,電商市場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會處在“曖昧”之中。很顯然,“樂卡克”網購維權案已經折射出電商與知識產權的關系之“痛”,令人欣慰的是,它似乎讓電商市場逐漸“冷靜”下來。
為什么這么說?是因為我們看到了行動,草長鶯飛的三月,國家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在舉辦了“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家研討會”,在會議中,大家認識到一個現狀:電商知識產權成弱者,專家呼吁要公開透明發展求。無獨有偶,就在前兩日剛剛召開的“打擊假冒偽劣、保護知識產權、共創電子商務健康環境”的深度合作啟動儀式上,電商大佬馬云呼吁提出,今年將對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進行全方位、全領域的全面出擊。同時,公安、工商、質監等相關行政執法部門也將聯手阿里,形成一套保護知識產權的全方位體系。如此看來,電商市場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有所意識,這也是未來電商與知識產權之間達到共贏的有力信號。
思考三:“樂卡克”完勝維權是給消費者“在一起”的承諾
3.15消費者權益日結束不久,“中國網絡團購維權第一案”的“樂卡克”入選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的消息便見諸各大報端,可以說,它已經不是簡單的企業維權事件,除了為行業乃至更多國際品牌的維權樹立了標桿之外,更多的是讓消費者明白:一個負責任的知識產權蘊含著對用戶的信賴,為了這份相信,他們值得做長達一年的“竇娥”,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廣大消費者,真誠的品牌始終是和消費者“在一起”。
也許,正是有了“樂卡克”這樣的正義品牌,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高漲,最終讓國家層面付諸行動。近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訂案草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進行了討論,其中增設了消費者500元的最低賠償額,并且引入了消費者后悔權、隱私權等四項新制度。這也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自1993年制定實施20余年以來的首次修訂。草案中專門提到,引入了消費者后悔權、隱私權等四項新制度。其中后悔權賦予了消費者單方面想要解除合同的權利,主要適用于網購、電視電話、郵購等購買方式。
最終,我們還要回到世界知識產權日,因為我們透過“樂卡克”維權明白了:這個節日不是形同虛設的,它就在每個人身邊。而互聯網時代的爆炸,更需要對知識產權“智慧”對待,讓誠信等于財富。無疑,“樂卡克”在這一點上“亮劍”的漂亮。(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