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消費模式讓鞋服商場淪為“試衣間”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隨著網購消費模式的興起,很多消費者選擇在實體店試好衣物款式和尺碼,然后到網上購買同種商品,商場似乎正在淪為網購的“試衣間”。
“我的衣服、鞋子、化妝品都是先在商場里試穿、試用,選中合適的之后,抄錄價格、型號,再到網上買的。”南京的林小姐是典型的“網購族”。她說,一雙某名牌運動鞋,專柜要賣500多元,網上只要200多元;一件品牌連衣裙,商場打了5折也要600多元,在網上300元不到。顯然,網上買更劃算。
“一件衣服被反復地試,問各種商品信息,雖然知道他們是來試穿的,但是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待,總不能把他們趕出去吧。”南京新街口某商場一位導購員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無奈,“我們已經成了網店的‘試衣間’了。很郁悶,但沒有辦法。”
如果前兩年還是在理念上沖擊消費者的話,那么現在網購真的已經實實在在侵蝕實體店。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昨日發布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網購用戶已達2.42億,網購市場交易額達12594億元,較2011年增長66.5%。
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網購用戶人均年網購消費金額達到5203元,與2011年相比增加1302元,增長25%。用戶網購頻次有了顯著的提升,用戶半年平均網購次數達到18次,較2011年增加3.5次。全年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金額達到12594億元,較2011年增長6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1%。
“在成本方面,網店節省了攤位、人員等費用,少了水電開支,稅費支出也要少很多,因此價格比實體店有著明顯的優勢。”一位業內人士稱,坐在電腦前,消費者面對的是一個世界市場。
調查數據顯示,網絡購物正在深度影響線下消費,65%的用戶表示自己通過網上購物減少了外出購物頻率,55%的用戶表示通過在網上購物節約了日常購物花費。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發生變化。
不過,也有零售界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網店無非有兩種,品牌公司直營和個人網店。后者的競爭力較弱,既不能提供新款,又不能進行太大的讓利。而品牌直營網店,多數跟廠家有直接聯系,為了保證終端實體零售,有些型號不會在網上、線下同時售賣。因此網購并不會太大沖擊實體商店,而且實體店的服務、售后保證往往都是網店所無法比擬的。”(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