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2013:“后價格戰時代”的融合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探尋互聯網+模式、迫切追求盈利、線上逆襲線下……日前召開的2013年易觀電子商務盛會傳遞了今年電商行業可能呈現的新景象。
探尋互聯網+
“無論你做哪個行業,服務業、實體制造業還是金融服務業,都將被互聯網改變,進入‘互聯網+’時代。”易觀國際CEO于揚說。
目前,成功的互聯網企業似乎都已找到所謂的“互聯網+”公式。比如,天貓是“互聯網+法國香榭麗舍大道(專賣店)”,蘇寧云商(行情 股吧 買賣點)模式是“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途家網被稱為“互聯網+旅游+地產”。
“中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C2C。淘寶是一個小B2C,或者是非專業B2C,有大量的職業賣家。真正的C2C會在未來幾年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環保意識的普及發展起來。”天貓商城CEO張勇認為,在線零售不等于零售在網上的翻版,不是實體貨架變成虛擬貨架。“我們考慮的是除了幫商家賣貨,還能提供什么價值。”
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更關注體驗式營銷,意在將線上線下徹底打通,為購物賦予更多的“社交化”意義。在他看來,不論是試吃、試用還是試穿,都可以在實體店進行、在線上支付和購買。
張勇還預言,兩年以后通過無線端訪問天貓的人數將超過PC端。未來一定會發生這樣一個場景:線下門店里一個消費者試穿一件衣服,拿出手機照了一下,一鍵支付,然后繼續逛。回到家時,他已經收到所購買的一件衣服、一條褲子、一雙鞋。
盈利欲望迫切
“815電商大戰”、“天貓雙十一”、“淘寶雙十二”、“蘇寧易購418”、“京(專賣店)東618”……連續的瘋狂價格戰是業界對2012年電商行業的印象。價格戰雖然能在短期為電商企業聚集人氣和訂單,但也暴露出諸多問題:血拼價格使電商企業巨虧、銷售集中引發物流配送混亂、商品缺貨遭遇消費者投訴、虛抬價格導致誠信缺失。
2013年,電商大佬紛紛淡化價格戰色彩,希望借助不斷加強自身內功的修煉,提升用戶體驗和客戶滿意度。
在孫為民看來,中國的電商市場已進入“后價格戰時代”。高手的價格競爭和電商修煉內功分不開。“價格競爭是一個永恒的東西。但是,所有的價格競爭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自己一定要盈利。我盈利了,我又打出價格了,這個才叫真正的高手的價值競爭。”目前,蘇寧正在不斷深化苦練內功。從大肆拓展品牌品類、推出線上線下同價、開放平臺上線、收購母嬰垂直網站紅孩子等動作可以看出,價格戰并不是蘇寧拓展市場的唯一手段。
向來對價格戰“不感冒”的亞馬遜中國在2013年仍會堅持慢跑策略。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方淦表示,亞馬遜在全世界對物流都很重視,線上線下的體驗一定要綁在一起。
在淡化價格戰的同時,追求盈利成為諸多電商2013年的首要目標。當當網CEO李國慶直言,“當當網2013年可以隨時實現盈利。”凡客誠品CEO陳年同樣強調,2013年的目標是爭取全年盈利。
線上逆襲線下
2012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淘寶共完成了191億元的銷售神話,同比增長達260%。線上巨大的市場空間刺激了線下傳統企業的神經。
海爾商城CEO楊勵耕強調海爾有做電商的決心,表示未來將做一個顛覆性的創新模式。但他也直言,海爾做電商面臨與原來文化產生的極大沖突。“融合”成為關鍵詞,包括人才、團隊、資源、基因,最終做一個“混血兒”。
而王府井(行情 股吧 買賣點)百貨集團的電商一定要和實體共同成長。王府井百貨集團信息官劉長鑫認為,資源整合必須要用實體的資源,實體資源帶動著模式的改變,模式的改變帶動全面經營方式的變革。
劉長鑫強調,“互聯網最后一定要凈化”。“通吃”并不存在,一定要細分化找到自己的特點,找準自己的服務對象。
清華電子商務總裁班負責人秦士存對傳統企業做電商提出“虛實融合”的觀點,“這樣的融合相當于陰陽‘結婚’。傳統企業做電商,應該回歸產品和品牌。”他預言,未來線上線下將建立一個非常大的完美的新生態圈。(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