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學生嶗山迷路 各方緊急救援
【中國鞋網-山難報告】6日下午6時30分許,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求助電話:6名大學生傍晚6時10分在嶗山巨峰附近迷路,需要救援。嶗山公安分局會同景區工作人員、紅十字()救援隊、青島救生協會數十名救援人員先后進山搜尋。幸運的是,迷路學生帶有食物和水,也能夠通過手機聯系上。當晚11時19分,救援隊員終于與6名學生會合。據搜救人員分析,六名學生下午才進山,還走野路,這兩點犯了“大忌”,導致迷路。
六名學生嶗山求救
6日下午6時30分許,一通電話打到了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報警人稱他們在爬嶗山時迷路了,而天色漸黑,憑他們自己的能力下不了山。這一信息立即轉給了嶗山公安分局,接警的民警了解到:共有 6人被困山中,都是大學生,無法說明具體地點,僅能夠確定他們在攀登巨峰時迷路。
民警們先是穩住了大學生們,告訴他們待在原地不要走動,節省體力、保持電話通暢,救援隊員盡快前來救援。
為了盡快找到被困者,民警聯系了嶗山風景區管理方,并聯系上了具有()救援經驗的搜救隊伍。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青島市救生協會,很快組織了救援人員,并驅車趕往風景區。算下來,參與這次救援的人數達到了50余人。
各方救援隊員進山
晚上6時50分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隊長李延照接到警方的電話,接電話時他還在從北回青島的火車上。隨后,他撥打了被困大學生的手機了解情況。“6個孩子精神狀態沒問題,身上還帶著水和食物,短時間內有保障。同時,手機電量也充足。”李延照介紹,被困學生稱,他們下午1時40分進山,傍晚6時10分迷路,走的是野路,此時的狀況是原路回不了,前進也進不了。
隨后,李延照聯系了藍天救援隊員集合。晚上7時20分,搜救隊員集合,10分鐘后帶著頭燈、手電、糧食、水及御寒衣物等出發。晚上8時43分,6車載著25名隊員到達天地淳和停車場。隊員們與民警進行交流,確定前方狀況,晚上9時13分,15名藍天隊員同3名消防隊員進山,另10名隊員在山下待命,并做好后勤工作。
先后進山的搜救人員有公安民警、消防、景區工作人員、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市救生協會等接近10撥救援人員。鎖定被困學生位置
記者了解到,夜間搜尋難度很大,“路不好走,加上風很大,走起來要格外小心。”搜救人員們明白,首先要確定自身安全,才能盡快找到被困學生。
甄先生是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隊員,他這次坐鎮后方,為隊員們提供后方保障。前方隊員通過無線電不斷傳送回來進展。“山上隊員分成了兩組,從天地淳和停車場往上,通向鐵瓦殿和自然碑方向前進。”而在超過了兩者中間位置時,確定了學生的位置。“能看到迷路學生手機發出的燈光了,喊話也能夠聽見。”估計兩地距離有 600米,平地上走過去用不了多久,但在大山里,沒法估計到達時間。
進山兩小時后成功找到
立即分開行動。確定了學生地點,搜救人員進行了分工,三名留在確定學生方位的地點,其余人員分成兩組,一組繼續向鐵瓦殿、自然碑前進,一組立即向學生所在的位置靠近。“向著學生靠近,沒有任何道路可以走,完全要靠隊員判斷地形,用手里的砍刀開路。”搜救人員說,為了防止這一組隊員遇上不可逾越的懸崖等情況,另一組隊員按照地圖,到達自然碑后左拐,往山下走,迂回接近學生。
這個決定很有效果。晚上10時13分,搜救人員可以和學生通過喊話交流,聲音清晰。晚上11時19分,沿著道路行走經過自然碑的隊員迂回到了學生所在的附近,很快就找到了他們。“我們已經會合啦!”這一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山下,大家一片沸騰。
晚上11:48,開始下山
搜救人員立即聯系其他地方的伙伴,盡量會合一起下山,確定方便下山的可以立即下撤。晚上11時21分,搜救人員大部分匯合在了一起,先原地休整。據了解,6名學生安然無恙,他們都是中國石油大學黃島校區的大一學生,三名男生三名女生,他們都來自不同的省份,分別是青海省、陜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江蘇省。“天南海北的人聚一起看星星啦 !”隊員們開著玩笑。
晚上11時48分,山上救援人員重新編隊護送6名大學生正式下撤。他們打開了身上的所有燈光,為學生們照亮了腳下的路。4月7日零時26分,隊伍到達鐵瓦殿位置,1時20分左右到達流清派出所。
當天還救出兩名浮山失蹤學生
記者在天地淳和停車場采訪時,不到半小時就打起了噴嚏。“山上風更大,溫度更低,這幾個學生恐怕凍得不輕。”搜救人員介紹說。
巧合的是,記者采訪了解到,參加此次救援的市救生協會隊員在同一天晚上還參與了另外一起救援。救生協會的趙隊長獲悉6名大學生被困嶗山之后,立即準備好裝束等待命令進山。他與隊友孟先生會合后,卻得到另外一個消息:浮山有兩名少年失蹤,需要立即救援。“我們趕緊先到了浮山,幸虧這山并不高,搜索起來難度不大。”趙隊長說,失蹤者是兩名男孩,一名15歲一名16歲。晚上10時20分,其中一撥搜救人員找到了這兩名孩子。趙隊長和孟先生立即下山,驅車趕到嶗山景區參與救援。
“把登山當兒戲,出現危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采訪中,一名搜救人員告訴記者,在嶗山被困的這6名大學生登山就犯了“大忌”,出現問題被困一點兒都不意外。他說,攀登險峻的大山,從下午1時40分才進山這顯然太晚;如果僅僅在臺階路上走走倒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他們又犯下另外一個錯誤,貿然走野路。“這幾個學生,都是外地的,對嶗山肯定不熟悉。他們竟然這么晚了還走野路,風險太大了。”
春季登山,守好這些“紀律”
春回大地,登山成為眾多家庭和“驢友”外出活動的首選。為此,有關人士提醒:登山時,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防止迷路被困。
登山前,詳細了解、計劃好登山路線,充分了解山區交通路況,并將登山時間、地點、路線等信息事先告訴親朋好友。與此同時,要準備好照明、通訊及應急裝備,如登山地圖、指南針、手機、手電筒、繩索、藥品、小刀之類的,此外,還應提前了解天氣情況,避開雷雨、刮風等惡劣天氣。
裝備方面,最好穿防滑高幫的登山鞋,勿穿高跟鞋和皮鞋,以免造成登山不便和有礙安全;衣服的顏色要鮮艷,萬一迷路被困,便于搜救人員發現,并盡量輕裝上山,少帶雜物,以減輕負荷;登山杖要注意選擇長短合適、輕重適宜的,而且一定要結實。在山中,手機經常沒信號,所以,有條件的話,最好帶GPS等定位裝置。另外,春季登山,雨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山上不可用雨傘而要用雨披,這是為避雷電,并防止山上風大連人帶傘被兜跑。
登山時,不要盲目登山,盡量不要攀登沒有設置專門登山路徑、山形地貌復雜的山峰;沿途做下記號,以防迷路;登山過程中不能光顧看景不顧腳下,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不要冒險攀爬,如果遇到山洪、暴雨等突發情況,要及時返回;堅決避免夜行軍,因為夜行容易面臨迷路、落石、滑墜、野獸攻擊等風險。同時,不要擅自到未開放的旅游山區和危險山區游玩;盡量避免在無人管理的山地游玩;注意并依照警告、禁止標志的規定進行登山旅游。
一旦迷路或被困,切勿慌亂,請保持冷靜。可以考慮原路返回,返回到上一個出發前的地點。如果行不通,要盡可能發現自己身邊的標志性物體,比如大樹和有標志的山體等,然后想辦法把這些標志性的信息傳遞給外界,或者用手機、鏡子、哨子等工具向外界求救;注意保持體力安靜等待救援。綜合 ■鏈接
驢友嶗山被困事件一覽
2012年2月11日,五名女驢友爬嶗山,本想走野路繞道,不想其中兩人被卡在一處孤崖的夾縫里。接到報警后,三路救援人員很快趕到現場,民警與消防官兵先爬到崖上 ,再用繩索把兩位驢友拉了上來,兩人都沒受傷。
2012年2月22日下午4時40分,三名老年驢友被困山中,其中一人還有心臟病史。經過8個小時的努力,營救人員終于在2月23日凌晨在嶗山天門后找到三位老人并將其安全救下。
2012年9月23日下午,13名驢友由磅石一帶進入嶗山,因迷路被困在扇子石一帶,民警迅速出動,在羊腸小道間跋涉4個小時,但未能找到被困驢友。天亮后 ,民警一邊搜救 ,一邊電話協助驢友找到了下山路。
2012年10月2日傍晚6時許,青島某大學大二學生小李和四名來自北京某大學的女大學生被困迷魂澗。當晚10時30分許,民警在大河東水庫北側的陡石上找到了五名大學生,并將其安全轉移下山。
2012年12月20日下午4時30分許,58歲的市民老高在嶗山風景區迷路,還摔碎了五六百度的近視眼鏡,當晚數十名救援隊員進山搜救,雖然聽到了回應聲卻沒能找到他。自此,幾乎每天都會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進山搜救,但始終沒能找到老高。2013年1月1日下午1時30分許,在老高遇險的第13天,一名搜救隊員發現了老高的遺體。(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