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品牌駱駝憑什么做大戶外市場?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駱駝(專賣店)以千萬身價簽下韓寒并發布新的平面廣告,"單挑世界 駱駝兇猛"來襲。駱駝品牌一直以特立獨行的戶外發展之路而備受關注與爭議,此次和具有同樣特質的80后領袖人物韓寒的合作,更帶來了一場"舌尖上的好戲",看好的人不在少數,不認同的也為數頗眾。兩方對壘,激烈辯駁"真偽戶外"。同時,駱駝"洋品牌"的背景也再一次引發激烈探討。

真偽戶外背后大戶外是大勢所趨 品牌可多元發展
針對此次海報中情景設計和韓寒著裝有所出入引發的真偽戶外之論,業內時事評論員、北京(專賣店)鐵人三項協會理事蔡英元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指出,此次海報設計的不合理性,引來了比較專業的戶外愛好者和裝備控的質疑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專業戶外圈里,駱駝長期以來引發的真偽戶外爭議和不被認同的局勢又該如何扭轉?
蔡英元認為,品牌形象的塑造是長期過程,任何企業和品牌都不應該輕易轉移戰略定位。關鍵是要把企業盤子做大,做大之后自然有實力去拓展多品牌的、涵蓋各個層面用戶群的產品線。在此方面,可以把德國大眾視為不錯的例子。
"生活方式在轉變,休閑市場在擴大,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也將被打破。原來定位于休閑品牌、低端品牌的企業,需要發展高端產品線,甚至是多品牌戰略,才能應對未來新的趨勢。"蔡英元表示道。此前的報道中,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曾指出,在目前經濟低迷的環境中,CAMEL駱駝面對較多具有價格優勢的競爭對手,其銷量大幅提升有不小的挑戰。顯然,隨著休閑戶外市場格局的改變,駱駝很難再一方獨大,但卻已具備相對的實力往上走。
事實上,2012年年底,駱駝就正式宣布進軍專業戶外市場。據相關媒體報道,2013年駱駝將對戶外專業產品線進行梳理、研發、測試,生產頂尖的專業戶外裝備。對于駱駝向專業戶外進軍,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士馬崗表示,駱駝自己對市場進行重新切割和細分,從此前的泛戶外向入門級市場升級,對其自身發展有一定好處。泛戶外產品單價相對較低,競爭門檻也低,如果提升其產品的專業程度,其價位段也會隨之提升。
馬崗雖然認為,提高產品的專業度和品牌的專業度,無論是從毛利空間還是品牌形象來說,對駱駝都有好處。但也表示這種轉變的難度不小,駱駝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由于專業戶外和休閑戶外完全是兩個消費群體,企業的技術實力、新產品的銷售能力以及人力資源配置是拓展新領域的必要條件。"
駱駝成功非偶然 專業品牌進軍休閑市場可借鑒一二
駱駝品牌進軍戶外之后,隨即就是大幅度的擴張渠道,福建企業駕馭就輕的省代模式,讓其線下終端完成規模突破,順著休閑戶外的東風,最終帶來了業內無法企及的高銷售額,到2012年全國終端專賣體系共計3600多家。
而駱駝自2010年上線電商以來,也在不斷創造銷售的奇跡。繼2011年"雙十一"當天的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之后,2012年"雙十一",駱駝成為天貓首個整體銷量突破億元的品牌。目前,駱駝是淘寶男鞋品牌銷售巨頭,淘寶店整體線上庫存量20萬雙左右,重復購買率為30%,平均客單價300多元,日常轉化率達到3%。
探尋駱駝巨大成功背后的原因,蔡英元認為,駱駝用較低的單品均價,鋪設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迎合了大眾消費群體的戶外休閑產品需求,成功不是偶然的。在《韓寒千萬代言戶外品牌駱駝 不僅僅是資本力量兇猛》一文中,蔡英元做了這樣的解析:是誰把市場讓給了駱駝?
"許多蜚聲海外的國際大牌,甚至包括不少有積淀的國內專業品牌,往往出于對非一線城市消費水平的擔心,便'放棄'了開拓較小城市市場的努力。這為單品價格不高的本土品牌留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實際上,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中國大地上任何一座城鎮的中產人群都開始轉變生活方式,隨之產生的是對戶外產品的需求。他們不是到身邊的商場尋找戶外鞋服,就是去網上檢索,面臨著戶外產品的信息不對稱。從我的調查看,在三線城市大商場里的不少本土戶外品牌,定價并不低,利潤空間很大。"
蔡英元認為,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向戶外轉變這樣一個大趨勢,任何戶外品牌都有可能進軍休閑市場,而且這已然是目前的趨勢。駱駝經驗,在蔡英元看來正是進軍休閑戶外的專業品牌可以借鑒的,"只有解決好品牌營銷、渠道拓展和單品價格,這三個問題的專業品牌,才有可能贏得廣大的休閑用品市場。"而駱駝在渠道拓展和單品價格上確有先發優勢,并先人一步搶占了空白市場。
國產"洋品牌"該正名 戶外品牌可做大盤子
駱駝和韓寒的組合,一方面因為方舟子打假韓寒被熱議,媒體評論無論好壞,此次都引爆了駱駝的名號,但是另一方面,駱駝實為國產品牌的背景也成為"打假"的一部分,近期方舟子再次升級事件,直指:假天才代言假美國品牌。
隨著事件的升級,在網絡上成倍數的無限傳播,更多普通人知道戶外與駱駝的同時,必然帶來更多關于品牌真假真相的議論。在網絡間充斥的各種評論,從微博到論壇上,負面信息為數不少,氣勢也并不弱,更有甚者來了個身家大起底。駱駝面臨著的恐怕不再是專業圈子里部分人士的不認同。駱駝品牌如果要將市場進一步的做大,恐怕要先化解當前的輿論劣勢。提升品牌和產品的專業性是其中一方面,為自己正名更是勢在必行。
對此,蔡英元認為,隨著數字化時代和社交網絡時代的日益成熟,信息不對稱的漏洞將無法可鉆。換句話說,任何企業都將很難通過掛羊頭賣狗肉來"騙人"。所以,秉著誠實、不作偽的態度,扎扎實實改進產品的方方面面,才是國內品牌發展的關鍵。
談到國內品牌,這兩年來,探路者往休閑戶外攻城掠地,渠道擴張和多品牌策略配合得天衣無縫,那么隨著駱駝進軍專業戶外市場,兩大戶外巨頭品牌已然走上"向下"和"向上"發展擴張之路,對于這種做大盤子的舉措,業內人士如何看待?
@梁強戶外休閑觀察:無論"向上走"還是"向下走",本質上都是資源不斷向"戶外"領域聚焦的趨勢,表明戶外產業生命力綻放,產業吸引力走強。究竟各品牌如何差異化成長是企業微觀經營創新的比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值得期待的產業生態格局。
@中國泛戶外第一人李輝:做哪個領域的戶外不重要,關鍵是要懂得戶外的精神核心,要傳播真善美,要做高品質的產品,要真實推廣,要對得起社會的信任!
@木車皮:大的國際品牌本身在營銷上并不會直接強調專業戶外和休閑戶外,但產品在設計和研發上會有所區分;倒是國內的品牌在運作的時候會一再強調專業、泛,反而把自己圈了起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