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高高在上的價格掩蓋了什么?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已經有快兩年的光景。放眼望去,無論國內國外,一些奢侈品店外排起的購物“長龍”,說不定過不了多久,一項新的“全球第一”又將落戶中國。但不妨冷靜地想一想,在刷卡的同時,我們是否享受到了與銷售額同等的服務?總是擺出高高在上姿態的奢侈品,難道就沒有一些令人氣憤的潛規則嗎?

潛規則一:名為全進口實為代工
奢侈品血統里最關鍵的兩點就是“XX原產”和“純手工”。因此,很多奢侈品牌的銷售人員都會說一句,我們這是純進口,意大利制造。這也成了很多消費者下決心掏腰包的理由之一。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原產地進口,奢侈品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辭。
說法一:委托生產也算原產。其實很多奢侈品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都會把一部分或全部制造委托給其他國家的工廠。中國、越南、土耳其、羅馬尼亞等國家都是奢侈品代工的熱門選擇。按說在哪個國家生產就應該標注為哪國制造,可有不少奢侈品卻“掛羊頭賣狗肉”,以委托加工后再寄回本國為由,認為也可算是“原產”。
說法二:哪怕裝個拉鏈也算是原產。一些奢侈品所謂的“原產”定義是產品在哪個國家完成了最后一個加工步驟,最終成為成品,哪個國家就是“產地國”。因此,他們往往把原材料運送到代工國,完成產品加工的大部分步驟后,再將“半成品”運回國內,將最后一小部分加工步驟在本國完成。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原產地還是“大牌”所在的國家。
其實,從大部分加工技術和產品質量來說,未必意大利制造就比土耳其制造要高出一截。但不少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時,看中的就是原產地這一份附加值。而奢侈品牌欲說還休的原產地潛規則卻讓這份附加值顯得搖搖欲墜。
潛規則二:隨意提價維持高端形象
在很多消費者眼里,價格是分辨奢侈品和普通商品的唯一標準,如果說普通女士手袋售價1500元,那奢侈手袋的價格至少得再加兩個“0”。于是乎,不少奢侈品為了維護自己的高端形象,時不時就提個價。這種提價基本上與成本無關,只是為了讓消費者向上仰視的目光再提升一點。
一位奢侈品銷售經理透露,從2011年起,奢侈品的漲價周期不再是一次性漲價,而是階段性調整。在中國的漲價幅度與周期,會按照每年10%~30%之間的增幅漲價。在他看來,漲價已經成為奢侈品牌促進銷售的一種常規營銷策略,而且在國內屢試不爽。事實上,這些隨意提價的奢侈品牌也是看準了中國人“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用這種最簡單、最沒有成本的方法來刺激一些消費者更快地掏出卡來。甚至有些人會在一輪又一輪的漲價潮里,產生了“買奢侈品就是投資保值”的錯覺。理財專家提示,不是所有奢侈品都可以做投資。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想要進行奢侈品投資,不僅面臨著資金上的門檻,同時也面臨著知識上的門檻。雖然你看起來一直在買新貨,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但進入二次流通領域,卻不能因此獲得超值回報。
潛規則三:拒絕低頭的售后服務
一般來說,奢侈品的確用料好、做工好、質量好,但也保不齊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如果你碰巧買到了一件有問題的奢侈品,那接下來的一系列麻煩事可能會讓你頭疼不已。因為奢侈品不光價格高,姿態也很高,絕不會輕易在售后問題上低頭的。而各地消協接到的有關奢侈品的投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售后服務相關。大家共同的感覺就是“牌子越大,架子越大”。
目前,不少國外知名奢侈品牌只在中國開設了專賣店,卻沒有設立相應的售后維修中心。而經銷商只能進行簡單的保養或維修,遇到較大的質量問題,只能返回原產國進行維修。這么一來,消費者除了支付高昂的費用,還需至少等候數月甚至半年時間。而在日常的保養上,與許多中端品牌提供的免費清洗、保養服務不同,大部分奢侈品都不提供此類服務,理由是他們的產品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無法清洗。因此,很多消費者只能轉戰各類皮具清洗店,每次的保養費用得要數百元。
我們可以理解每個品牌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奢侈品需要營造一個高高在上的形象。然而,高高在上并不代表著可以忽視消費者的利益,可以自說自話、不負責任。如果奢侈品行業不能盡快解決這些影響形象的潛規則,那么在銷售額越來越高的同時,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極有可能走下坡路。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天津消費者魏先生2011年9月23日在天津友誼商廈LV專賣店花費7980元買了一雙男士皮鞋,沒想到僅穿了8天,鞋面皺褶處皮面就翹起來了。他后來拿著鞋子找到友誼商廈LV專賣店,要求退換貨或維修。“當時店員拿鞋拍了幾張照片,說需要報上海總部檢驗后才能處理,讓我耐心等待。”
幾天后,魏先生接到LV專賣店的電話,說LV上?偛坎榭凑掌笳J為,皮鞋不屬于質量問題,鞋面翹起是穿著原因導致,LV公司不負責任。對方還表示,如果不認同這一結果,可以將鞋送至國家相關檢驗部門進行檢驗。
隨后,魏先生從網上檢索了幾家皮鞋檢驗的權威機構,并分別聯系了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的國家皮革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位于浙江省溫州市的國家鞋類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國家鞋類及皮革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多家鞋類檢驗機構。然而,一圈電話打下來,幾家機構均表示,鑒定皮鞋質量,需要做耐折性能實驗,如果已出現了幫面裂問題,則無法再進行檢驗。“其中一家檢測中心明確表示,皮鞋鞋面翹起本身就是質量有問題,但他們那里只做新鞋檢測。”魏先生說。
北京(專賣店)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邱寶昌認為,消費者花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買來的奢侈品,享受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應包括良好的售后服務。當世界頂級品牌專賣店如雨后春筍一般紛紛展現時,他們的維修服務卻很難和高昂的價格相匹配。因此,消費者在遇到問題需要維權的時候,也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包括相關的法律條文、證據保存等等。
針對目前不少網站出售奢侈品的現象,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則認為,網購奢侈品存在很大的風險,一般存在商品真假難辨、無法享受正規售后服務等問題。相比一般產品,奢侈品價格更高,并且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在如何辨別商品真假上方面困難重重,“專柜驗貨”這條路往往走不通,很難取證。因此,消費者網購奢侈品時不要輕信過低的價格,此外在購買前盡量要求商家出具授權證明,索要相關票據并保存好,這樣在出現糾紛時可以更加有效地維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