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式”培養人才 電商行業強化“造血”功能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每年春節過后,“招人”都是愛尚網絡總經理趙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一方面通過發布招聘信息、與高校的合作等方式選擇客服、營銷等人員;另一方面,也與一些獵頭企業合作,尋找運營主管等高端人才。”
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及網絡銷售,電商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擴大,“缺人”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的普遍問題。 □本報記者 劉文艷
電商人才缺口超萬名
據了解,目前我市有近七成的傳統鞋服企業已經觸網,有的采取組建自己的網絡銷售部的方式,有的采取與電子商務機構合作的方式,自建網絡銷售部的企業目前擁有的電商人才平均在2—5名左右。
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泉州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超過2萬名,缺口達1萬名。其中,最緊缺的是三方面人才,一是側重技術和商務的人才;二是側重支付、物流和信(專賣店)息流的人才;三是從事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戰略分析、證券電子商務等的人才。
人才緊缺的現狀,在每年春節過后變得更為明顯,“一方面,春節是員工流動最頻繁的時候;另一方面,每年開春都是企業新一年布局的時期,隨著更多的企業涉及電商行業或擴大電商規模,對相關員工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業內人士稱。
用“造血”代替“輸血”
為了解決電商人才短缺的困境,拍鞋網在加大招聘力度的同時,強化了“訂單式”培養的力度。“每年的畢業季,雖然本地的高校都會提供一批電商專業的畢業生,但是高校培養的人才通常注重理論缺乏實踐,加上電子商務每年都會誕生新的模式,而高校人才的培養周期很難跟上這種形勢。”拍鞋網副總裁董欣達(專賣店)稱。
為此,拍鞋網開始嘗試校企合作的“訂單式”培養模式。目前已經和華僑大學、仰恩大學等本地高校合作,從大三就開始介入電商專業的課程,通過企業人員去學校講學,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的方式,建立一種“校企合作”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一方面會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學校就開始接觸企業文化,容易對企業產生認同感,有利于人才的穩定。”董欣達稱。目前,同樣的方式也被愛尚網絡等電商企業所嘗試。
打造專業電商招聘網站
對于電商企業而言,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培養自己的人才固然是最佳選擇,但是,大多處于高速發展的電商企業面對這個“培養期”,卻往往“等不起”。
“從目前來看,招聘往往還是電商企業獲取人才的主要方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正是看好了電商人才緊缺的現狀,閩南人才網去年10月開始與拍鞋網合作,瞄準電商招聘市場,新增了“電商招聘”和“電商咨詢”頻道,新版上線首日的流量導向統計數據顯示,僅“電商招聘”版塊的瀏覽量就占到整個流量值的近五成。
閩南人才網向專業電商招聘轉型后,通過開放免費注冊平臺、瞄準校園招聘等,一定程度上為人才緊缺的閩南電商行業吸引了更多從事電商或有意向從事電商的人才。此外,通過打造電商行業專業招聘網站,行業人才信息庫也開始逐漸形成,為電商企業選擇合適的專業人才提供了便利。(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