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四極”呼之欲出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3月5日,湖南代表團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建議,把長江中游城市群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從頂層設計著手,全面推動湘、鄂、皖、贛4省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對接,促進中部地區更好更快發展。
“武漢共識”正式達成
今年2月23日,長沙、合肥、南昌、武漢4市市長,在武漢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暨長沙、合肥、南昌、武漢戰略合作協議》,4市的11個部門之間分別簽署合作協議,“武漢共識”正式達成。
本次會議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包括1個頂層設計框架協議和11個子協議。其中提到,4市將在區域發展戰略、自主創新、工業分工協作、擴大內需和市場開放、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文化旅游強區、公共服務共享區、社會保險平臺等9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通過戰略合作,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之后,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抱團發展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胡衡華認為,城市之間抱團發展可以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地理位置相近的4座城市之間優勢互補,互通有無,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的效應。目前,長株潭地區和湖北武漢有兩型社會試驗區、江西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安徽有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如果長江中游城市群也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有助于各地經驗的交流和優勢互補。
胡衡華說,長江中游一帶是湖南經濟發展最集中的區塊,區域之間的合作發展,將有利于湖南兩型社會的建設,有利于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推進,有利于通過區域發展,帶動全省發展。現在城市群之間已形成一定的經濟聯系,隨著各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形成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中部崛起里面一個實實在在的重要舉措,4省將共同積極爭取把其上升到國家戰略。
4市應揚長避短、錯位發展
作為“武漢共識”的簽署人之一,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張劍飛認為,長江將湘、鄂、皖、贛4省連在一起,在地域上是一衣帶水,文化上則是一脈相承。武漢、長沙、合肥、南昌4座城市的合作發展,將使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規劃與前途更明朗,最后帶來的將是中部的共同發展。
張劍飛認為,4座城市有各自的特點,比如武漢的鋼鐵、裝備制造、光電子產業發達;長沙側重于工程機械、新材料;南昌發展光電光伏、大飛機及零部件;合肥則側重家電、化工及新型建材等。4座城市應加強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有效對接,避免盲目擴大規模、重復生產,應當揚長避短,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格局,使4座城市成為長江中游絢麗多姿、各具魅力的“4朵金花”。
張劍飛還透露,4座城市將在本次人大會上分別提交關于大力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建議。(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