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騙局五花八門 2012年消費投訴網購占了一半多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銷售服務投訴共39005件。其中,網絡購物投訴竟然高達20454件,占銷售服務投訴量的52.4%。中消協指出,網購陷阱多實惠少。不少經營性網站,對進駐商家或個人的資質審查不嚴、管理乏力,造成一些誠信(專賣店)缺失的經營者利用網絡購物互不照面的優勢、消費者維權嫌麻煩的心理,提供質價嚴重不符的產品和服務。目前,商務部正在制定《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屆時將對整個行業起到規范作用。
婚都結完了沙發還沒郵來!
隨著人們對網絡操作的熟練程度加深,家具也進入到網購平臺上,不再僅僅局限于服裝鞋帽等常規類別。不過,網購雖便宜、款式多,但陷阱也是多多。
盜鏈品牌次充好
聽說網上購買東西便宜,想買一個鞋柜(專賣店)的劉云峰登錄網站購買一個鞋柜。按照市場上他看中的千元之上的鞋柜型號尋找,他找到一家價格能便宜將近一半的網店購買。誰知,郵來之后,劉云峰發現這個鞋柜和網上產品介紹的圖片只能說神似,尺寸、木料的薄厚、質量都差很多。和店家理論,可店家表示他已經在圖片下面寫明了 “實物和照片會因色差等出現一些差別。”
網購提醒:瀏覽網頁介紹時,一定要看實物圖片,過于花哨或處理得非常干凈的圖片很可能是從品牌店復制而來的。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如實反映色澤、樣式等基本特色和具體細節。
缺貨斷貨照樣賣
“婚都結完了,這沙發還沒給我郵來呢!”提到自己在網上預定的沙發,孫繼軍不斷嘆氣。他是在婚期前2個月網購的一組黑色沙發。挑選時,店家保證貨源充足,下單后立即發貨,預計半個月到家。誰知,二十多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上網一問才知道黑色沙發早就沒貨了。如果要,只能定做。
“對方表示定做要加錢,因為成批制作的時期已經結束,單獨為一組沙發開動機器很麻煩。”為了不耽誤婚期,孫繼軍按照對方說法支付了500元。可又等了半個多月,對方表示工廠很忙,都是流水線,還沒騰開人工和機器制作,只能排期。眼看婚期一天天近了,但對方依然是這個口氣,且不支持退款,理由是材料已經采購完了。
“現在婚禮已經舉行完了,沙發什么時候到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樣了。”孫繼軍苦笑。
網購提醒:網購急用的大件家具,一定要提前幾個月預定,以免出現難以預料的情況。在付款前,一定要和商家商量確認購買款是否足貨,如果發生缺貨的現象怎么解決,費用、損失誰來承擔,并留存記錄以便維權。
別看銷量看信譽
現在很多消費者在網購時選擇同一個商品不同店家時,首先會按“銷量”做以排名,然后做決定。不過,銷量并不是很可靠。
王鑫購買的衣柜就是按銷量排名選定的,評價記錄也非常好,誰知拿回來之后竟然發現衣柜的門安裝上之后關不上。這時候,當他再回首看這個網店網購記錄時才發現退貨率非常高。
“其實銷量、好評都是可以作假的,作為一個普通的購買者,你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給出銷量、好評的人是不是商家的托兒。”一位從事網購的業內人士介紹。回顧“雙十一天”當天天貓銷售成績表,全友家私單店銷售額過億,可它之后的退款率竟已高達250.46%,比半個月前34.94%的退款率又增加了215.52%。其中因商品質量問題退款僅153次,未收貨便退款的達11694次。
網購提醒:考察網店信譽度,不僅僅從單個商品的銷量上看,一定要全面,例如銷售量、退貨率、好評度、差評度、其他產品的購買評價情況等等。沈陽晚報記者 鄧麗婧
網卡用一個月壞了店家沒影了!
今年蘇寧、國美等電器實體店實現線上銷售后,網購的品種越來越全面,不僅僅是沙發、衣柜等家具,家電、手機等電子商品也成了網購購買熱點。可這里面也有要注意的問題。
特價商品優惠容易修理難
定于2013年下半年結婚的陳先生家用電器還沒買,恰逢春節大促銷,一家網站上某品牌的一款電視吸引了他。相比同樣功能的同品牌電視,便宜1000多元。以為撿了大便宜的他想趕緊付款,被女友攔住,讓他第二天到商場看一看。
第二天倆人到了商場才發現,陳先生看中的這款電視在專賣店沒有銷售。店員解釋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小工廠的貼牌產品。第二種,確實是正品,但是特供產品,不過維修時也會出現麻煩。例如配件如特殊訂貨、維修困難等。
網購提醒:想在網上撿便宜,最好在官網或專賣店看好一款產品,然后按照這個產品到正規網店對比,看看價格有無差別。不要購買特別便宜的商品,肯定有問題。
網卡“罷工”店家“歇業”
董穎大學剛剛畢業,在一家銷售公司上班,因為開展省內業務,所以經常出差。為了方便和公司傳遞文件,她準備購買一個無線網卡。在三好街咨詢,上網卡和設備加一起要650-1000元,而在網店上最好的包年上網卡+設備也只要650元。誰知,購買之后,她用了不到一個月就不能用了。和賣家聯系,對方要么不接電話、要么借口拖延,到現在不僅上不了網,店家也找不到了。
網購提醒:這種只有長期使用才能知道商品好不好用的商品最好不要輕易購買,即使購買也要多看看購買評論或者找一家正規的店購買。
促銷承諾優惠電商不兌現
近年,電商逢節促銷已經成為習慣,且口號響亮優惠,政策吸引人。嚴先生說他就是為了優惠政策于2013年新年期間在一家電商網站購買一款電視。當天網站有促銷活動,說購買此產品便有500元代金券。可到現在購買已經兩個月了,嚴先生也沒得到代金券。咨詢客服,對方表示代金券數量有限。可嚴先生認為這并不是借口,因為在選購、付款等過程中返券的消息一直有,并沒有顯示數量有限甚至不足等相關信息。
網購提醒:購物返券是電商最常使用的促銷招數,但往往有限制,例如到什么時候截止、數量有限等。在付款前,不妨給客服打個電話咨詢代金券剩余量、活動是否截止,然后決定購買與否。
電影票被提前過期女朋友吹了!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公布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時表示,現在團購投訴量也不少,讓我們來看看團購陷阱。
特殊要求網站不標明
杜女士在網上團購了3張美容院按摩體驗券,準備3個人一起去按摩。誰知,在電話預約時,對方表示當天只能一個人去。當杜女士以網上沒明示的理由和商家辯論時,美容院卻回答這些是我們店內規定,不用寫到網上去。
團購提醒:商家所售商品、服務不能名不副實,如果有問題,應該在明確位置公告消費者,而消費者也有這個知情權。
團購券未過期商家卻不承認
王杰曾團購一張大南街某飯店68元4人套餐,有效期從10月9日到12月9日,11月18日到店消費時,卻被告知活動于11月初就結束。而他的朋友也遇到這種事情,和新認識的女朋友團購了2張電影票。誰知兌換時,電影院說已經到期,恰巧他兜里沒帶錢,尷尬之余,新交的女朋友也吹了。
團購提醒:團購之前,最好按照團購信息先給發券商家撥打電話咨詢使用期限等,再購買。(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