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消協受理鞋類投訴占總量一半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節后,丹東市消費者協會接到的投訴竟也“始于足下”。長假過后,市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投訴較以往有所增加,其中因商家不積極履行三包規定等引起的消費糾紛占了多數,不到半個月,市消協接到的各類商品投訴多達三十余起。其中,鞋類投訴占了近一半。
2月26日上午,市民汪程帶著斷底的皮鞋來到市消費者協會,這雙他只在2月初穿了不足一個星期,本想春節期間當新鞋穿,可春節還沒到,鞋就斷了底。
春節前,汪程帶著斷底皮鞋找到經營者,經營者稱廠家已經放假,讓汪程春節后再來。盡管不滿,但汪程別無他法。等到節后商場開門,汪程再次找到經營者要求退換,可經營者又將處理時間推至正月十五以后。已經等了這么久,不差這幾天,汪程再次把鞋拎回家。可2月26日到商場要求換鞋的汪程,依舊遭到拒絕。
“這么推下去,啥時候是個頭兒?”一氣之下,汪程來到市消協投訴。工作人員受理后,立即展開調查核實,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最后,經營者同意更換一雙同品牌、同型號、同規格的新鞋給汪程。盡管商家道了歉,也給汪程換了新鞋,可為這雙鞋折騰一個春節,讓汪程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同樣是鞋子質量有問題,但對消費者孫陽來說,退換起來卻沒那么容易。春節前,孫陽花549元買了雙純黑皮鞋,這雙鞋最吸引孫陽的就是鞋帶扣眼上金燦燦的金屬配件。可春節期間,新鞋穿了不到一周,就掉了兩個金屬配件。“沒了金屬配件,這鞋就沒有任何特點了,連男式女式都分不清。”孫陽抱怨。
2月18日,孫陽來到商場要求退貨或者換不同款的,卻遭到商家拒絕,理由是,鞋子上的金屬配件屬于裝飾品,不是鞋本身出現產品質量問題,不能退換,只能提供配件。即便孫陽隨后將該經銷商投訴到市消協,可經營者的態度一點兒不見好,最后也只答應多給孫陽提供些備用的金屬配件。可這只是在保修期內的“福利”,若過了保修期,經營者就不負責給孫陽提供金屬配件了。
消協工作人員稱,鞋類不是國家強制三包產品,對于產品質量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能依靠廠家承諾。因而,消費者在買鞋時,盡可能選擇值得信賴的廠家,款式以簡單大方舒適為佳。交款后一定要索要購物發票和三包憑證等,并好好保管。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不要與商家發生直接沖突,如果有爭議可以找商場管理方或者消協協助解決。(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