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中小鞋服等企業拓展非洲市場進入戰略機遇期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石獅中小企業群應該以戰略的眼光,聯合開拓非洲大陸市場。”在石獅市工商聯異地商會代表人士新春座談會上,省政協委員、馬達加斯加華商總會(首任)會長蔡國偉建議,石獅中小企業產品在非洲有很強的市場適應性,這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是絕佳的“二次創業”機遇。
石獅中小企業產品具有產能大、物美價廉等特點,產品集中于服、食品等日用輕工領域,非常適合于非洲50多個國家10億人口的消費大市場。蔡國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石獅制造業與非洲市場經濟互補性非常強,所以石獅企業必須認真研究、規劃、開拓非洲這個世界上最后和最有潛力的市場大陸。對此,石獅市政協委員、坦桑尼亞福建同鄉會(中華福建商會)會長蔡清票認為蔡國偉的建議十分及時,觀點也十分正確。蔡清票說,他們這些早期去非洲發展并站穩腳跟的石獅人,對非洲的風土人情、市場現狀比較了解,對幫助石獅中小企業安全高效地開拓非洲市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時,蔡清票還介紹了坦桑尼亞及東非國家市場經濟環境,進入非洲市場的途徑、條件、特點等,并認為石獅中小企業開拓非洲市場有較強的比較優勢。東非共同體有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布隆迪等5國,共有1億多人口;達累斯薩拉姆是坦桑尼亞四大港口之一,每天來自中國的貨物有400多個集裝箱,其中,70%是40尺的大柜,與中國的貿易量可見一斑。該港口市場輻射周邊六、七個國家,石獅的貨柜海運一般35天到該港。坦桑尼亞政局穩定,匯率有季節性波動的規律,回避匯兌風險是石獅外向型企業應該經常做的功課。
兩個早年在非洲發展的石獅企業家介紹道,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占世界總人口15%,經濟發展很快。雖然,石獅產品進入非洲市場的也不少,但從石獅市制造業的總產能而言,與非洲廣袤的市場容量相比,還不相匹配,特別是從非洲市場發展前景上,還缺少戰略上的籌劃。蔡清票介紹說,目前,非洲人民人均收入不高。他坦桑尼亞的工廠門口,幾乎每天都有求職的人群,當地人月工資收入折合人民幣約500-600元。大多數非洲人消費水平不高,但也喜歡追求時髦,石獅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物美價廉、經濟實用,與非洲的市場需求比較吻合。
更為重要的是,中非關系長期友好,為石獅中小企業拓展非洲廣闊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蔡清票進一步舉例說,中國有16家摩托車經營企業在非洲打市場,其中,福建企業就有10家,石獅一家摩托車企業已厲兵秣馬,欲強勢進入非洲市場。未來的幾年,是石獅中小企業拓展非洲市場的()時代,這個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