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團購鼻祖Groupon的“存活經”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從興到衰再到興,團購鼻祖Groupon似乎與中國整個團購行業有著‘神同步’。
在拒絕谷歌的收購后,Groupon曾一度跌入谷底。然而,新年伊始,Groupon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布局的新業務開始逐漸顯現出生命力,股價也明顯提升。
從經營到市場再到技術,其積累的經驗都給中國團購帶來了一定的參照意義,同時也讓人對中國未來團購市場充滿想象。
團購市場回暖
團購鼻祖Groupon最艱難的時刻和中國團購行業整體艱難的時刻幾乎是同步的。
成立于2008年末的Groupon從2010年開始走上飛速發展的道路,而這個時間恰好是中國團購網站的起步時間;2011年11月,Groupon登陸納斯達克的時刻也似乎是與中國團購殘酷洗牌前最瘋狂的成長時刻互相遙望著。
此后,“泡沫說”“寒冬論”的影子似乎在全球團購市場上都能看到,Groupon的股價從25.84美元跌至讓人頗為錯愕的2.63美元,中國團購市場也有上千家團購網站關停。
2013年,不管是Groupon自身還是中國團購市場,終于在這個春天里回暖。
對于Groupon來說,股民的情緒是始終需要面臨的壓力,自2012年末到2013年初,Groupon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方法來促進業務的發展,帶動了網站的前進以及股價的上升,美國東部時間2月21日,其股價已經上升至最高5.99美元。
由于部分客戶和零售商對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的優惠券業務逐漸失去興趣,因此Groupon正在拓展優惠券以外的業務模式。Groupon幾個月前在芝加哥和紐約推出了本地電子商務市場服務,這種服務將拓展到美國更多城市。
美國投資公司Sterne Agee &Leach Inc分析師阿爾溫德·巴蒂亞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Groupon正處于突破傳統電子郵件優惠券業務的轉型期。”且其把Groupon的目標股價提升至每股9美元。
從浮躁到穩定,Groupon4年多的摸索初見成效。盡管不能將Groupon的策略完全套用在中國市場中,但其“再振旗鼓”所運用的方法對國內團購網站依然有著不少參照意義。
在成本控制方面,2012年末,Groupon成本結構逐步改善,其發言人表示:“公司將利用自動化技術來提高生產力,只要有機會,我們都將一直把優化業務運營活動作為目標。”彼時,裁員也作為陣痛成為這項計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
這一點與國內團購網站的思路不謀而合。“成本控制得夠好,效率夠高的才能夠活下來,這是團購網站活下來的不二法門。”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美團網最初跟商家結款是由財務人員人工核算,現在跟商家結款是系統自動結款,省去人工成本,且效率提高。
“把所有能系統化的事情,能用電腦自動處理的事情盡量讓電腦自行處理。像亞馬遜做了電商后開始做云計算,因為它是一家科技企業,一直用科技方式來改造整個企業經營流程,企業經營流程大部分計算機化、電腦化、自動化,這導致他們效率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王慧文如是說。
移動端助力發展
在擴展業務模式和成本控制之外,團購下一步的重頭戲將體現在移動端。
“對于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使得移動應用有了長足發展,這無疑對移動團購、移動電商起到推動作用,它改變了用戶的消費時間和地點,基于移動LBS的團購消費行為是團購在移動領域的一個突破,這點國內的產品可以學習下ScoutMob(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團購應用)。”最科技CEO、電子商務研究員王琪仕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從Groupon來看,其Groupon Payments支付功能于去年9月發布,目前已經支持iOS設備和安卓設備。這一功能可以幫助商家特別是小商戶以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方式接受銀行卡支付。“給團購業務增加更多附加價值,以及增強服務的多樣性是Groupon的重要戰略之一。”Groupon CEO安德魯·梅森表示。
在移動端,國內團購網站早有布局,以美團網為例,其從2010年底就開始做移動端的搭建,于2011年3月4日相繼推出支持iOS設備和安卓設備的手機客戶端,并于2012年4月份增加了退款功能,其中美團網大概三分之一的流量來自于移動端,而這一比例在2013年有希望提升到50%。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LBS技術的發展,移動端的團購在過去一年有了飛速的增長,幾乎中國主流的團購網站都開了移動客戶端。移動端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購買附件的團購單子。”互聯網評論家丁道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然而,在基礎布局之后,移動端的“精耕細作”才剛剛開始。
以Groupon在華合作網站高朋網為例,其在近期網站首頁推出了“早十點,掃便宜”的團購專題入口。據高朋網CEO林寧介紹,這是專門給微團購提供的入口,在2013年高朋除了不斷完善微團購的體驗外,還會在移動團購交易上作出更多創新和嘗試。
目前,高朋網已經組建了將近100人規模的移動產品團隊,專門針對移動設備的語音、傳感等特性,讓移動交易的體驗更加符合移動設備。(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