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運動品牌“關店潮”背后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李寧、安踏、匹克等國內主流體育品牌先后傳出關店的消息。匹克和李寧去年關店數量上千家,安踏的數量則為110家。
關店潮不僅涉及國內體育品牌,也波及到了外資企業。德國品牌彪馬日前表示,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實行的削減開支和整改方案將持續到2013年,這其中包括關閉90多家不盈利店鋪。據相關媒體報道,2012年四季度,虧損額高達5680萬美元。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運動品牌集體關店潮的出現與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的下降有重要關系。
市場壓力 利潤下降
分析認為,經過了幾年的規模擴張,時至今日,運動品牌市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程度,品牌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迫于市場增長速度的變緩以及消費者購物需求的提升,行業面臨整體利潤率下降的情況,未來關店潮將繼續蔓延至整個體育用品行業。近日,特步方面對外表示,今年擬再關閉100家左右店面。據了解,特步去年就已關店80-100家。業內人士分析,的關店潮與前期過快的擴張速度有重要關系,為了占領市場份額,提高產品盈利率,沒有制定完整的門店管理制度。
近年來,不少店面盈利能力無法提升,門店租金、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不斷上上,終端門店的運營費用與日俱增。 、李寧等運動品牌集體關店,整個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頸,以往通過大量開新店來增加銷售額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持續,
渠道亟需改革
此外,關閉店面和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不無關系電。電子商務大舉壓境也成為渠道改革迫在眉睫的另一誘因為適應市場,不少體育品牌都將銷售渠道放到線上。據了解,自上線以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中網購的便利性,將消費習慣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針對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不少鞋企也做了調查解析,在了解了消費者對產品理念的改變之后,如何通過商品品質、購物體驗的保證等方面引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以此來應對線下專賣店的的“頹廢”形勢。如的出現,給不少買不到正品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渠道,提高了三葉草的市場份額。
目前,在遇到拐點的情況下,運動品牌的當務之急是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各大品牌的關店勢頭難以遏制,而且高庫存也讓運動市場面臨嚴峻的壓力。關掉線下門店的同時,必須加大對電商渠道的擴張,才能幫助企業消耗庫存。無論轉戰到哪個渠道,時刻把產品和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不過在發展電商渠道時,線下的傳統的經營方式不適合線上平臺的發展。著名品牌抓住消費者的心理,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引領女鞋市場,并在渠道上與其他品牌形成大賣場,在天貓、當當等商城上,與諸多女鞋品牌整合到一起,通過專業化的渠道管理控制價格,降低了運營成本,也縱向提高了品牌的吸引力和溢價能力。
面對嚴峻的關店潮,運動品牌只有從自身狀況進行改變,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關店潮給運動品牌帶來的的不利影響。業內人士分析,運動品牌應該針對產品線強化品牌定位,品牌策劃亦要鮮明。(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賣假名牌鞋賺了4萬多 結果被罰4萬元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