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遭遇困境 誰來變革中國零售業?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行業成本增速抵消消費增幅、網購渠道分流線下、物流配送低質量高速度發展、實體零售企業效益大面積下滑、電商企業普遍性虧損。 ”蘇寧日前的更名媒體通報會上,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稱:“零售業正處在危急關頭。 ”
“云商不是品牌,是模式。 ”張近東強調,“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集團”,意在探索中國零售業新模式。
無獨有偶,近日的亞布力論壇上,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沈國軍喊出:“傳統零售業若不變革將死路一條。 ”
“盡管一直在做傳統業務,但我感覺電子商務的發展勢不可擋。”沈國軍透露,四年前他就做出決定,不再開傳統百貨店。
各方數據顯示,傳統零售業正在走下坡路。
聯商網最新數據顯示,排名全球前三的零售企業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2012年在華開店速度平均降低27%。
2012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僅增長11.02%,比2011年同期降低15.93%,是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僅略高于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9年。
截至2月21日,在公布2012年業績快報的5家百貨零售類上市公司中,兩家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3家營業收入微增0.13%—3.01%,1家營收下降4.25%。與2011年營業收入增速相比,上述5家公司均出現下滑。在兩家已披露業績快報或年報的超市類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均為微增。
進入2013年,傳統零售業并無太大改觀。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春節黃金(專賣店)周百家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長14.4%,增速比2012年下降1.3個百分點,僅高于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9年春節,創近四年來的新低。
與傳統零售業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購的狂飆突進。 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實現兩大突破:市場交易規模超過一萬億元;網購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5%。這一增長趨勢在2013年有增無減。淘寶數據顯示,春節7天,淘寶加天貓的總成交額比去年同期高出97.2%。
“由技術進步支持的中國網絡零售業的興起,實質上打破了傳統零售業對消費者接觸渠道的壟斷,消費者可選商品種類和數量呈爆發性增長,這直接導致網絡零售業的銷售規模在短期內迅速膨脹。 2007年至今,網絡零售業態實際上已經在近兩次經濟衰退期內實現了對傳統業態的超越(專賣店),成為目前中國零售業的領導業態。 ”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描述,宏觀經濟中,收入、物價和經濟增速是推動零售業態競爭變化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其中收入增長是業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而物價和經濟增速通過影響消費者實際購買力、生產者庫存和資金的投資回報要求,助力新業態在經濟滯脹期完成對傳統業態的超越。
這正是張近東嘗試 “店鋪+電商+零售服務”的“云商模式”的壓力及動力所在。拜中國家電制造業蓬勃發展及中國百姓需求迅猛增長所賜,過去十幾年里,蘇寧、國美借助家電及3C產品、憑借連鎖這一業態,順風順水,迅速成長為千億級企業。轉折在2012年初露端倪,2012年上半年,蘇寧電器凈利潤17.44億元,同比下降29.49%;國美則遭遇上市8年來的首次虧損。2012年年初中怡康曾調查7000多家門店,空調、彩電、洗衣機、冰箱線下銷售萎縮20%左右,而在線上空調、彩電、冰箱銷售分別增長261%、166%、188%。有媒體戲稱,“在某種程度上,網絡零售的增長是踩著傳統線下零售的‘尸體’而實現的。 ”
雖然網購正對傳統零售商形成猛烈撞擊,但一眾從業人員依舊認定線上線下零售未來將呈融合之勢——“無電不商,無商不電”。
“電商行業只有屈指可數從事信息資訊、廣告搜索的電商服務商盈利豐厚,物流服務商銷售利潤保持增長,其他的都在虧損。 ”張近東及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都認為,目前看似紅火的B2C電商并未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這需蘇寧、國美攜傳統零售業的經驗觸網,探索新路徑。
理論研究者則將電商目前不盈利歸因于生產、流通領域尚未做相應的變革:電子商務的環節很長——從生產、流通、創造品牌到怎樣把實物賣給消費者。但目前,電子商務改變最大的是零售環節,即如何把商品展示在消費者面前,前面的環節改變得還很少。
“實體零售業需要通過價值鏈垂直整合來實現有效擴張。”國金證券研究人員提醒。
這大概就是蘇寧、國美積極去電器化、擴展商品品類、推行線上線下協同、強化各自供應鏈整合能力的原因所在;也是銀泰沈國軍創建銀泰網后又與馬云聯手,投資一千億元建智能物流骨干網的原因所在。
2020年,電商能否占中國大零售市場50%份額?萬建林與馬云在2012年年末對賭一億。
不管誰贏,零售業的變革已然啟動。(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