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企寒冬不冬眠 鞋革行業協會探討鞋業發展走向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新春開門紅,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昨天下午率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拜訪我市兩個行業協會。“經歷了寒冬的磨練,我們的企業不是簡單地冬眠,而是通過冬泳、冬練來強身健體。”剛落座,他就對溫州企業在經濟寒冬中仍自強奮斗的精神深深贊許。和市長一起座談的是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和溫州市食品工業協會的20余名代表。
市鞋革行業協會成立于1991年,現全市有行業企業2761家,去年年產值832億元。在座談中,鹿城(專賣店)區鞋業協會會長、東藝鞋業公司董事長陳國榮反映去年該區鞋革企業的利潤、工業總產值、出口交貨值等數據均有不同比例的下降,尤其點出中小企業沒有利潤,失去了信心。陳金彪打斷道:“這些小微企業如果沒有技術更新,利潤會越來越薄,日子越來越難過。唯一出路就是整合重組。”
“像人家一個‘百麗(專賣店)’能頂我們幾十家鞋企,如果企業家心胸開闊些,不爭叫誰的名,只要發展就行,大家共同發展。這個我最支持!”陳金彪繼續道。
一番你來我往的對話引起了在場所有企業家的共鳴。溫州市政協副主席、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也插口道:“前幾年,的確是大家都想自己當老板,現在我和他(他指身邊的鄭秀康)都‘奔五奔六’的人了,都不在乎這個了。”他也認同整合共同的大平臺才能發展。“這一塊我不寄望奧康、康奈發揮作用。”陳金彪繼續說,“我寄希望于協會發揮作用,協會能不能發揮半個政府的作用來整合。”
企業家發言結束后,陳金彪當場向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理事長、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提議,以鞋革協會為試點進行改革,打造成一個符合國際規范的協會。“政府對此可以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為下一步政府改革、職能轉移打好基礎。”末了,陳金彪又向鄭秀康交代了一個任務:“請你們站在專業角度,制定一個溫州鞋革行業發展的總體遠景規劃。像品牌工業園,你們認為造哪里好,然后請專家論證。這就交給你們了,好不好?”
座談會聲音
鄭秀康:溫州鞋業抗風雨能力強
市鞋革行業協會理事長、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說,雖然2012年經濟形勢嚴峻,但2012年溫州全市鞋業有納稅記錄的有2761家,比2011年的2616家增加了145家。去年,全市鞋革行業年產值832億元,同比增長了0.21%,“這說明溫州鞋業能抗風雨”。陳金彪對此表示肯定:“為溫州地稅貢獻最大的,恰恰是鞋、服裝等幾個傳統產業。”鄭秀康說,鞋業雖為傳統產業,但從2004年起一批溫州鞋企開始嘗試“科技制鞋”。陳金彪笑言:“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技術,傳統產業也要有高科技。”
王振滔:建六個平臺助推鞋業發展
市政協副主席、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開門見山地提出溫州鞋業存在的三個問題——“低、小、散”、“轉型慢、升級難”和“融資難、投資規模小”,對此,他提出搭建“六個平臺”的建議。一是搭建資本融資平臺,建議政府為擬上市企業開辟綠色通道。二是搭建融資造血平臺,實力強的行業協會可嘗試成立小貸公司或“行業資金互助會”。三是搭建轉型升級平臺,整合產業鏈和品牌,建設“溫州鞋類品牌總部基地”。四是搭建電子營銷平臺,打造“溫州電子商務工業園”。“皮鞋企業只能生出皮鞋佬,但有了電商工業園,就有可能生出馬云來。”五是搭建并購重組平臺。他認為現在全球經濟低迷,是低成本并購品牌的最好時機。六是搭建招才引智平臺。“將300萬打工者換成100萬個高級人才,溫州就不只是‘小東莞’,而是‘小香港’了。”
陳國榮:鞋業仍占鹿城工業半壁江山
創建于1988年的鹿城區鞋業協會,是中國鞋革行業的第一個協會。鹿城區鞋業協會會長、東藝鞋業公司董事長陳國榮昨天說,去年鹿城區鞋革行業工業總產值146.9億元,雖然同比下降6.8%,但仍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9.3%。
潘建中:“用機器換人”是有效出路
“不是客人挑我們,而是我們在全球挑客人”,巨一集團總經理潘建中一開腔就道出了“開門紅”之勢。“我們一口氣引進了100多臺電腦針車,一臺頂8個熟練工,節省了生產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效率。”潘建中說,雖然當前生產成本高速增長,但溫州鞋業產業鏈的完善和產業的集聚,又為企業節省了成本。“溫州鞋業的提升空間還很大,加大技改,‘用機器換人’是有效出路”。
吳顯義:龍頭企業希望加強上市輔導
龍灣區鞋革行業協會會長、浙江大自然鞋業公司董事長吳顯義在座談會上建言,近年龍灣女鞋企業發展很快,市場空間很大,一批龍頭企業也有意在資本市場上市,但由于不太懂運作流程,對自己企業能否上市缺乏一定的信心,“因此希望政府加大對龍頭企業上市輔導和支持的力度,提振我們(上市)的信心”。陳金彪回復說:“政府一直在鼓勵企業上市。企業愿意上市,我們很高興。”
鄭國宏:溫州鞋業要依靠科技突圍
“對于溫州鞋業來說,現在是轉型的好時候。”市鞋革行業協會鞋類設計委員會主任、蒙拉妮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國宏特別提到,著名鞋類品牌ECCO(愛步)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注重環保、舒適的理念,改變了世界制鞋同行觀念。因此,鄭國宏也身體力行,與意大利鞋企實行技術上的“強強聯合”,引進連幫注塑工藝等。
余進華:行業做強做大須有規劃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政府對行業的規劃要盡快弄起來。”溫州新生代企業家協會會長、吉爾達鞋業公司董事長余進華認為,溫州鞋革行業發展到現在,今后的走向很重要,政府部門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溫州鞋革行業做強、做大。(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