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鞋等民營企業平均壽命11.1年?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中國制造企業的平均壽命11.1年,其中壽命達20年以上的僅7.9%,不足一成。”近日,一份來自環球(專賣店)市場年度盤點調研報告透露出的上述數據,可謂讓人吃驚。這是繼普華永道在《2011年中國企業長期激勵調研報告》中指出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有2.5年之后的又一份調查報告。
“我們抽取的樣本是來自珠三角和長三角的1000多個優質制造業群體。”環球市場集團市場總監魏濤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其中60%的樣本來自珠三角,40%來自長三角。既然是優質樣本,所得出來的結果自然比普華永道的2.5年稍長。擁有30年以上歷史的企業非常少,大多是臺資或者港資企業。”
記者在上述報告看到,國內壽命不足5年的制造業企業占17.9%;壽命為6到10年的占27.4%;壽命為11年到15年的占32.3%,是最龐大的群體。壽命為16到20年的占14.5%,達20年以上的僅占7.9%。
“中國制造企業的發展史,跟起步時間不長有關。”魏濤分析指出,“除去那些國營性質的制造業企業。制造業民企從改革開放后才出現,至今僅30多年的光景。而最早的制造業,便是從承接港、臺、日韓的手工制造業開始的。”
魏濤透露,當年港資制造業多以電子產品尤其是電子手表為主,臺資以鞋及配件為主,韓資則側重于服裝、箱包和帽子,日資主要是高端電子產品及汽配零部件等。環球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如今電子業以平均壽命13.2年位居首位,燈飾業、其他和汽配行業壽命分別為12.5年、12.3年和11.6年,均高于整體平均壽命,各自位列與第二、第三、第四。家具、機械與設備行業企業的壽命則相對短,分別為9.7年、9.5年。
“電子企業相對"長壽"有一定道理。”魏濤認為,電子行業變化快速,技術含量高,必然推動著企業家素質也在相應提高,“以珠三角的電子制造業為例,從最早的制造MP3到MP4,然后是諾基亞代工,蘋果代工,三星(專賣店)手機代工……這里創造了很多的機會,也讓電子企業比服裝企業多出更多的欲望尋求新出路,主動找適合自己的東西。”(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