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商家大舉促銷 消費警惕暗藏貓膩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春節臨近,很多商家都開始大搞年底促銷活動。對于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層出不窮的促銷手段,消費者有點目不暇接。不過,許多商家在促銷活動中都暗藏著貓膩,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以下商家常用的促銷伎倆,置辦年貨的讀者可要擦亮眼了。
貓膩一:虛構原價再降價
逛商場時,我們經常會遇到“直降×元,讓利大甩賣”等大幅廣告,有的商家還會在商品標簽上標注原價和現價,讓消費者誤以為商品確實降了不少價。但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標注的原價往往比平時售價要高的多。
發改委曾發文明確指出:虛構原價中的“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前七日內沒有交易價格,以本次降價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因此,商家無法提供前七日的交易票據,則有虛構原價嫌疑。
省物價局工作人員提醒,虛構原價是商家最常使用的促銷手段之一,遇到類似價格欺詐可撥打12358舉報。
貓膩二:特價商品沒有“三包”政策
去年11月初,全椒的張女士買了一雙特價皮鞋,才穿了一天里皮就開始剝落。張拿著購鞋小票以及“三包”憑證找到商家,要求退換,但銷售員以買的是特價斷碼皮鞋和銷售發票上已注明“特價商品不退換”為由拒絕。
全椒縣消協調解后幫張女士退回了鞋款,并提醒: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無論零售商提供的是正常銷售的商品還是打折商品、特賣商品或者贈品,只要不是標示“處理品”,都應提供完整的“三包”售后服務。 貓膩三:消費贈券使用限制多
商家促銷廣告中常會出現“買 100送 100”甚至 “買100送200”等誘人口號,但真正消費時卻發現商家送的只是贈券,不僅如此,贈券的使用也非常苛刻。消費者到了結賬時才得知“本商品不可使用優惠券”,或者消費達一定數額才能使用贈券。而能使用優惠券的商品往往是高價、高利潤商品。
其實,商家就是讓這種活動不斷刺激消費者的欲望,引誘人們掉進循環購物的“無底洞”。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就要先問清楚消費券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然后再計算一下是否真的能夠得到實惠,不可為了贈券而消費。
貓膩三:贈送禮品小心“三無”
因為臨近年關,商家往往抓住消費者心理,推出了各種“大禮包”。這些禮品往往被商家宣稱為免費贈送,但贈品的質量可要仔細甄別。一些商家把即將過期的食品當成贈品贈送給消費者,甚至部分“三無”產品也被一些無良商家用于禮品。
為此,消費者要明確一點,禮品是你消費的產物,贈品也是要花錢的,切不可對禮品的質量掉以輕心,需索要并保管好相關發票,一旦出現問題,可進行投訴。(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