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清倉旗號 年末鞋服等產品為何還漲價?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昨天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福州調查隊獲悉,去年12月份福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同比均上漲1.3%,去年全年累計同比平均上漲2.2%。分類別看,去年全年,CPI構成的八大類商品有六大類同比價格出現上漲,其中去年頻頻高舉降價清倉旗號的衣著類產品,價格實際上總體比前年上漲了3.1%。
從去年初開始,服裝行業就陷入高庫存的陰影中,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李寧(專賣店)、安踏(專賣店)、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其中存貨最多的是雅戈爾,緊接著的是紅豆股份、美邦服飾、森馬服飾以及李寧,存貨量低于1億元的只有4家。到去年三季度,中國服裝家紡企業的存貨又進一步增大。
面對這種壓力,不管是對服裝生產企業還是對批發零售企業,降價清倉無疑是減少庫存最重要的手段。于是在街頭處處可見降價清倉的招牌。福州市場也不例外,“換季勁減,買一送一”、“全場1折起”、“緊急拋貨”等廣告格外顯眼,在百貨、超市,服飾品牌的特賣會也比往年多了許多。還有作為零售新興勢力的電商,如京東商場等去年更是大打清倉牌。
但不少市民都有這種感覺,雖是大幅度降價,但不少服飾打完折實際仍不便宜。昨天統計局部門的統計數據也證明,市民的感覺是對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不僅是福州,去年全國衣著類商品價格與前年比總體上漲了3.1%,其中服裝同比上漲了3.3%,鞋同比上漲了2.3%。
福州多家百貨商場的相關人士對此表示,這可能與去年服裝生產成本上升較多有很大關系,去年因為棉價高企,同時服裝的用工、用電等都上漲,導致去年服飾的上市價就提高了許多,所以盡管季末大力度打折銷售,但實際成交價格仍比前年高。另外,也不排除部分廠商出現虛降虛折的情況,先把原價提高了再打折銷售。(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