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兩會支招鞋服企業 發展電商進入尾貨市場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庫存,如今是最令泉州鞋服企業最頭疼的字眼。強大的生產力與市場需求不對稱,導致本土鞋服企業遭遇庫存難題。今年市兩會,市政協委員吳偉華就如何解決鞋服庫存問題提出建議。
現狀
企業面臨庫存挑戰
泉州坐擁紡織服裝和鞋業兩條千億產業鏈,僅晉江就有鞋類企業3000多家,年產鞋10億雙,運動鞋、旅游鞋產量更是占全國40%、全球20%。石獅也是中國紡織服裝名城。品牌扎堆和企業的迅速擴張,是我市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然而,目前本土鞋服企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庫存。
專家分析指出,產品同質化、價位接近,行業增長受到渠道增長極限的制約以及通脹、購買力下滑等因素,導致庫存。另一個原因則是鞋服品牌的擴張速度超出市場的增長速度。
更令人揪心的是,庫存壓力已經在行業中形成傳導效應。一線品牌的積壓不但影響到下游代工企業的訂單,也導致二、三線品牌的需求減少,使它們的庫存相應增多。
建議
發展電子商務
進入尾貨市場
據悉,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通過電子商務、辦展銷會、工廠店、折扣店等方法去庫存。吳偉華建議,泉州還可由政府主導、行業商會牽頭,進入國內大城市尾貨市場,為泉州制造業消化尾貨提供長期有效的流通渠道。
尾貨是指在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產生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庫存積壓產品,通常為過季、斷碼,甚至是殘次的產品。尾貨以其優質廉價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在北京、廣州、義烏等地,尾貨市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義烏是針對出口型產品的重要尾貨市場,而北京正在興起的大型尾貨市場,也成為淘貨人關注的焦點,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等地區的商貿公司尤為關注北京的尾貨市場動向。如果泉州鞋服企業能成功進入這些市場,可大量消化庫存。
另外,石獅推出的“紡織服裝創新發展云”項目,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化平臺,其他地區可借鑒。伴隨全球五百強之一的甲骨文公司的入駐,石獅甲骨文紡織服裝創新發展云體驗廣場亦同時啟動。該廣場包括數字化品牌展示、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數字化服裝設計、制造、數字訂貨會等十多個區域,實現設計、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純數字化過程,大大提高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水平,是企業制定、實施生產計劃的重要平臺。(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