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造節”屢占風頭 商場圣誕營銷扭轉頹勢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電商憑借“造節”今年屢屢搶走店商的風頭,不僅讓傳統零售企業如鯁在喉,也減緩了其增長速度。為了扭轉頹勢,圣誕節成了傳統零售業年內最后一次促銷良機。記者昨日走訪看到,王府井、西單商圈的眾多零售商紛紛延遲閉店,力圖實現最后一搏。不過,由于地鐵等公共交通并未延時運營,讓不少消費者對長時間逛商場如何回家頗為擔憂。
集體延時閉店
雖然今年圣誕節趕在了忙碌的工作日,而且天氣寒冷,但這并沒有阻礙消費者的熱情。昨日下午,崇文門新世界百貨豎起一座由200多只玩具熊搭起的圣誕樹,讓不少消費者定格瞬間;國瑞購物中心門口的英倫主題布景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新世界百貨方面表示,該商場在平安夜“不打烊”,一直營業到今日凌晨2時。與此同時,百盛購物中心、朝陽大悅城和悠唐購物中心等多個商場,也將閉店時間推遲到了午夜12時。其他商場即使沒有明確延時措施,也表示將自然閉店。
據記者了解,今年圣誕老人游行已經成為商場“標配”,而“唱詩”作為西方圣誕節的傳統節目,也成為昨晚京城商家的主選項目之一。包括華潤五彩城、新世界百貨和頤堤港購物中心在內的多家商場都請來唱詩班,為商場增添圣誕氛圍。
強化主題定位
與此前的店慶打折不同,商場在圣誕節期間紛紛耗費巨資打造個性主題攬客。在業內人士看來,商場是在借圣誕節提振銷售的同時,強化了主題定位。比如,較為親民的新世界百貨打出中西合璧牌,圣誕老人會與兔女郎攜手出場,踩著高蹺發放糖葫蘆;定位青春時尚的王府井“hQ尚客”百貨請來樂隊和歌手開起圣誕派對;昨日剛剛重張的悠唐購物中心則針對主打的白領客群開展服裝等商品的折扣、滿減及抽獎活動。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此次圣誕營銷,北京不少商場都斥巨資進行了圣誕景觀設計,如藍色港灣的燈光節和朝陽大悅城以“幾米作品”為主題的大型圣誕景觀等。“無論是景觀的設計還是活動環節設置,商場的圣誕活動都開始趨于差異化和個性化,而不是全部擺個圣誕樹了事,這也說明目前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該人士表示。
配套環節仍待提升
盡管京城商場已經意識到了營銷的重要性,也紛紛豪擲千金打造主題景觀,但與營銷配套的相關環節卻仍有提升空間。亞洲購物中心協會輪值主席、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目前大部分購物中心的會員卡還都以積分為主,并沒有設置儲值功能。“包括主力店和次主力店在內的很多租戶,很難納入到儲值卡的覆蓋范圍中。”與北京一些大型百貨的預付卡銷量相去甚遠。在美國,有85%的消費者會在圣誕期間選擇禮品卡作為禮物。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禮品卡銷量迄今已超過1100億美元。
除了商場的配套環節外,要想真正實現促消費,商場附近的公共設施配合同樣重要。“如果逛商場到半夜,怎么回家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地鐵、公交停運、人多打不到車,只能坐‘黑車’回家,要價又貴又不安全。”消費者韓小姐表示。記者了解到,南京地鐵在平安夜延長營運時間已經成為“慣例”,今年仍營運至今日凌晨2時。北京地鐵公司僅表示,“對王府井、西單、前門、東單、宣武門等商業區及教堂周邊車站,加強重點崗位疏導力量,密切關注客流變化情況,適時采取分流、限流措施”。(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