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或將創新預售制 提高消費者體驗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即將走過的2012,經濟版圖演繹了復雜多變的景象。擴大消費需求,電商在諸業態中一枝獨秀;消化過剩產能,光伏產業頂住壓力尋求出路;股市持續低迷,而排隊上市依然熱火;物價高位回落,控物價目標順利實現;信貸規模擴大,而一些中小微企業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營改增”試點擴容,數以萬計的企業實質性受益……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12:身邊的經濟熱點》系列報道,從新聞具象切入熱點,梳理經濟運行的陰晴冷暖與未來走勢。
淘寶網和天貓近日宣布今年交易額累計突破1萬億元大關,其中我省占了950億元,居各省前列。南京、蘇州、無錫等城市成交規模同比增幅都在60%以上。950億,相當于我省前三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5%。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08.2億元,同比增14.8%。而同期全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增幅則高達34.5%。與傳統零售業的相對低迷比較,電商的活力日益凸顯,在凝聚消費熱點的同時,也顯示出擴內需的潛力。
一張電子賬單的2012
三年前,南京某公司的范女士愛上網購后,從此一發不可收。
打開范女士的“我的支付寶”,可以看到她一年來的淘寶賬單——從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11月15日,她一共“淘”了3萬多元。“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嚇一跳,這已超過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她說。
根據電子賬單的統計,范女士在網上購買的商品以女裝和童裝為主。于是,在“我的消費分析”一欄,支付寶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南京市36歲及以上MM中,你比92.9%的人更會享受生活。她笑言,“這樣的分析讓我心里舒服了很多,明年還接著‘淘’!”
去年支付寶整年的賬單出來后,曾引起網友們熱議,除了常規數據外,甚至還有“不同場所的年支付總額排行”、“誰和我一樣”、“最遠支付距離”、“我的年度排名”等趣味數據。在“我的年度排名”下,清晰列出了支付寶用戶一年的金額、筆數和速度的排名,使其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一年來的網購開銷處于何等水平。
[專家點評] 南京財經大學張為付教授認為,一張電子賬單,折射出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和消費趨勢。培育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網購可以說是一種便捷的渠道和載體。像這樣通過收集來的數據,研究消費者需求、刺激消費,正是電商與傳統零售業相比之下的獨特優勢。
“中華第一店”的2012
本月29日,蘇寧新街口EXPO超級店將開業。這個被家電業稱為“中華第一店”的“老店”,在今年經歷了歇業、裝修、重新開業的大變臉。
蘇寧電器總裁金明說,過去的13年,新街口店是蘇寧快速發展的縮影——1999年,新街口店正式開業,蘇寧從空調專營轉型為綜合電器連鎖經營;2003年,新街口店開創了3C旗艦店經營模式;2006年,全面升級為第五代3C+旗艦店……“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老店亟待以全新的業態重新起步。”
線上線下的融合,是這個“老店”的重要創新之舉。店堂除了設有易購的自提點外,消費者可以通過會員自助客戶端,全面接入線上蘇寧易購商品信息,通過線上訪尋、線下體驗、快捷比價、自助下單,全面實現商品和價格統一整合。蘇寧電器南京大區總經理卞農介紹,在雙線協同的經營模式下,新街口EXPO超級店的經營范圍將擴展至17大品類,40萬總出樣數,在線上客戶端接入后更將實現線上近100萬種商品的共享銷售。
[專家點評]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概括了“2012電商大事件”,其中包括“天貓雙十一創191億天量”、“蘇寧反攻,掀起價格狂潮”、“傳統企業紛紛觸電”等。他說,蘇寧“中華第一店”的變臉說明,國內的傳統零售業經營業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實體店變虛、虛擬店變實,這個店可以說是未來零售業態的雛形。
一家淘寶網商的2012
對于陳女士來說,2012年最開心的事就是她的淘寶網店成功進駐天貓,為更多的媽媽們所熟知。
陳女士在常熟開了一家專賣女童服裝的網店,“幾年前開網店的最初想法是用最少的錢把女兒打扮得更漂亮一些,加上常熟有許多生產童裝的工廠,進貨很方便。”現在,女兒心心已經8歲了,店內的小模特除了女兒,又增添了兩個。去年,她的網店榮升雙金冠,今年又成功進駐天貓,成為眾多媽媽們每周必淘的童裝店。“一開始是自己到各個服裝廠去看樣、進貨,現在基本上有固定的合作廠家。”她說。
據了解,在常熟及周邊地區聚集了江浙滬大量的服裝服飾、輕紡類網店,年交易額超千萬的常熟本地賣家就有幾十家。(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