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體育小年”品牌事件營銷熱度不減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上海沐峰體育營銷機構CEO潘鴻淵在今年夏天遠赴倫敦,親歷了泉州品牌的奧運營銷大戲。“相比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這次中國體育品牌的參與程度更成熟、更專業,效果也更加讓人滿意。”如今回想起當時的盛況,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感慨地說。
當時,走在倫敦奧運的各個場所,無論是奧運村、比賽場館還是運動員村,到處都能看到數量眾多的身著中國體育品牌的各國運動員。“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體育從業者,作為一個泉州人,我在倫敦奧運村的運動員餐廳,一到吃飯時間,看到熙熙攘攘的各國運動員穿著泉州的品牌,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說。
隨著體育品牌在體育營銷上的日益成熟,以前全力押注某個大型賽事的做法已經被淘汰。體育品牌都會根據品牌自身定位制定全年的體育營銷計劃,更全面、系統地對各種賽事進行綜合性贊助,然后配合相應的媒體投放。
在傳統意義上,奧運過后的第一個年份被稱為“體育小年”,各種綜合性的大型賽事相對較少。但是2013年的中國體育贊助市場似乎會有所例外,今年在體育贊助市場的幾個大手筆,將帶動泉州的幾個競爭對手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雖然大型賽事少了,但是企業對高端運動員的搶奪,對國外進行賽事的投入,將會更加激烈。2013年的中國體育贊助市場,或許會是個熱熱鬧鬧的大年。
很多人的慣性思維是:我不做國外市場,投入國際賽事完全沒有作用。其實,贊助賽事有兩大價值,包括曝光率以及專業性的提升,選擇一些優質的國外賽事進行投入,是非常合適的。“80后”、“90后”的體育消費者,已經把一大部分的注意力轉向那些經常性的國外賽事。而且,從專業性的提升看,贊助國外的賽事,對品牌專業性的提升更加明顯。
一線體育品牌在體育資源上的運用日漸成熟,泉州眾多的二三線的體育品牌,這兩年在體育資源上的投入卻日漸萎縮,甚至是放棄。“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容量巨大的體育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體育產品的細分市場同樣也有巨大機會。從歐美市場看,并非是Nike 、Adidas一統天下,同樣活躍著一批在其細分市場非常有競爭力的體育品牌,它們同樣活躍在各種類型的賽事贊助市場上。”他說,泉州的二三線體育品牌如果放棄了體育,轉向生活休閑,甚至是時尚領域,真的是很可惜。(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