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2012傳統品牌試水電商渠道背后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要說2012年傳統企業最忙的幾件大事,“電商”一項怎么也得排進三甲之列。看看“雙十一”那天,單個泉州品牌日進近億元。再看看日常的經銷渠道,新品首發選擇了網上。可以說,傳統“觸電”年年有,今年特別興旺。不過,騰出手來鼓搗這事可不容易,忙得滿頭大汗,卻未必能掙得到錢,個中的滋味,只有當事企業才能曉得。
2012年的電商之興,可用五味之“酸”來形容,具體什么味道,不同企業,各有各的體會。
“雙十一”日進7億元
已經遠去的“雙十一”這個人造節,可以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瘋狂購物節,191個億的銷售總額。其中,泉州電商企業的當天網上零售額超過7億元。當中的生力軍既來自淘品牌也來自傳統企業,而七匹狼的當天收獲超過9000萬元,銷售成績也超過2000萬元。即便是來自泉州市區幸福街的一些小電商店鋪,銷售額超萬元的也有不少。
雖然整體的銷售量表現不俗,但是由于參與大促銷的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以上,平均下來依然有不少參與者沒有取得預期的銷售量。時隔一個月后,以互動為特色,主導“小而美”,扶持小電商的“雙十二”大促銷節日里,泉州傳統企業大多感覺有些疲勞,只是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情,與之相反的是眾多小電商參與熱情高漲,使出渾身解數,力推各款特色產品,進行互動議價環節,將定價權提前交給消費者。在12月初,多家電商便陸續啟動優惠活動,避免發生像“雙十一”當天那樣的擁堵現象。
網上棉衣80%產自泉州
根據阿里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泉州僅淘寶網店就超過7萬家,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第5位,泉州成為全國網商集聚區之一。凡客誠品鞋服商品有60%以上在泉州下單,淘寶網上的棉衣和羽絨服有近80%產自泉州,QQ商城上已銷售的超過80%是從泉州寄出的。泉州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網絡零售聚集區和網貨供應中心。
背靠優質的傳統制造業集群、貨源供應區,泉州誕生了一批批知名的淘品牌,如格男仕男裝、動感車男裝、公羊休閑鞋、西瑞皮鞋、中閩宏泰茶葉、祺彤香茶葉等年銷售額都已達數千萬元。其中,晉江凱爾制衣有限公司旗下的格男仕男裝,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躋身淘寶網淘品牌男裝前三名,平均每天發貨量超過1萬件。
企業新品在網上首發
今年以來當季新品的線上首發日益成為不少傳統企業的選擇。至此,關于網絡“下水道”的定位也開始發生了改變。如果以后新品都由線上發布,那么線下的實體店數量大可再度減少,而每年的經銷商大會的形式也將有新的變化。
除了鞋服之外,化妝品等都開始嘗試線上首發新品的做法。不過,泉州傳統企業用于線上首發的當季新品,依然是以線上專供子品牌或是專供產品為主,面對的依然是線上的經銷商,此舉也是擔心傷及線下利益。在今年天貓秋季新品首發頁面,包括波司登在內的一些服裝品牌紛紛參與首發活動,并且掀起了優惠浪潮,與庫存商品的折扣越來越低不同,新品的折扣是往上走的,從最初幾天的5折到后面優惠期的7折,折扣走的是“上坡路”。根據天貓公布的數據,品牌商通過在天貓平臺首發新品,其品牌認知度和知名度比其他品牌上升三倍,首發活動頁面涉及的一線品牌店鋪人氣和收藏率增長呈幾何倍數,今年首發產品“購買轉化率”指標翻番。這說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了新品網絡首發這種形式。
外貿電商反季節營銷
夏天時厚厚的冬裝在國人眼中是庫存,但是在南半球國家消費者的眼中呢?那就是當季的消費品了。以七匹狼為首的一批傳統企業開始嘗試增設外貿B2C平臺,在春夏時節把上一季的冬裝庫存整理出來,賣到南半球市場去,實行反季度營銷。七匹狼電子商務中心海外的渠道于今年5月上線,并在單月就突破了17萬美元的銷售額,6月份銷售額直接翻番,達到了35萬美元。實踐證明以外貿為突破口的外銷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品牌企業的服裝單價。
外貿電商的發展并不局限于國內傳統企業,很多外貿企業早已在阿里巴巴開設了外貿平臺,通過外貿電商的渠道去獲得訂單,雖然今年以來整個外貿市場呈現疲軟狀態,但是依然有不少企業愿意嘗試兩條腿走路。據稱,由于借助的是第三方專業平臺,因此相較在國內電商的投入而言,外貿電商的費用并不高。訂單式的銷售模式,還可避免產生庫存和資金滯阻的現象,對于一些小型企業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電商平臺不約而同地探索打造交易全方位平臺,實現線上外貿下單、線下通關服務的打包服務,并且實現線上直接交易的支付功能。
平臺電商研究“長生訣”
今年以來,業界傳出一些專注于構架平臺的電商企業消亡的消息,其中不乏此前吸引了大量投資的知名電商平臺。如由百度、樂天合資的樂酷天,今年4月倒閉,共虧損超億元。另外還有專注團購服務的團寶網,此前也接受了高額融資,由于發展過于激進而后繼無力。此類消息為泉州電商界敲響了警鐘。
“如果把做電商比喻為跑步,那么它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長跑,而是中長跑。”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電商最佳的狀態是“持續穩定發展”,而不是像高朋、拉手、窩窩團那樣的“大躍進”。以前大家“燒錢”、拼命砸廣告、做大規模,背后的邏輯是“剩者為王”,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眼下這樣的模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因此,泉州的電商平臺各自以差異化的銷售模式探索長存之道,例如淘鞋網致力于與一些傳統品牌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專供限量產品;拍鞋網則主要與一些小型鞋企合作,以合理的價位,個性的推廣吸引消費者。(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