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弊端顯露遇尷尬 買買鞋“店網一體”破困局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核心提示:相比線下的“賣場”模式,電子商務的線上渠道雖打破了線下體系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購買,但無法親身實地體驗卻是它的致命弱點。

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電子商務平臺已然獨占鰲頭,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僅七年,中國的網購市場從最初的年銷售額數億元,到半年銷售額過百億。
以易趣、淘寶網為例,2003年易趣的交易額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成交率達到了55%。淘寶網以768%的高增長率領先國內網站;這兩大巨頭電商網站所創造的銷售流水并不亞于國內諸多有名的大商場。
然而,風光的背后卻是盈利的尷尬,電子商務在創造許多財富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問題。相比線下的“賣場”模式,電子商務的線上渠道雖打破了線下體系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購買,但無法親身實地體驗卻是它的致命弱點。
對此,有部分網民表示擔憂,另有20%的人對網購的風險和弊端表現出不滿,并表示如沒有改善將會放棄網購。
新市場呼喚新的發展思路與方法。在這樣的趨勢下,電商們該以什么方式力挽狂瀾呢?
統計報告顯示:80%的消費者表示希望能親眼看到和親身體驗產品,同時又有69%的消費者表示希望通過網絡比價后再實際購買。
有鑒于此,當下的消費者更趨向于“線上比價,實體店購買”。
福建莆田電商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鄒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鞋類電商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試穿。買買鞋計劃通過O2O(Online To Offline)戰略,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密集布局體驗店輔以手機定位搜索的方式解決鞋類電商最大的問題無法試穿。”
與其他電商平臺側重于線上銷售、以線下服務線上的模式不同,買買鞋走出了一條新路,以線下驅動線上。在保持線上線下商品、價格及促銷同步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最大限度確保用戶體驗:線上可以突破傳統品牌不能親身體驗的瓶頸;線下擁有星羅棋布的體驗店為用戶提供便捷的體驗服務,實現“1+1>2”。
對買買鞋而言,線上平臺更多只是起到一個展示的作用,線下才是盈利的主要驅動。
消費者在網上看到了一雙鞋,通過手機上的定位搜索系統,找到最近的買買鞋體驗店,然后到店里去看成品,選好顏色,試好尺碼之后,當場通過iPad下單,第二天便能郵寄到家里。讓消費者既能享受網上低價折扣,又能親身體驗鞋子的舒適度和大小。
經過京東國美蘇寧三國大戰這一思路的指引,更多的電商明白,線上線下都做強的模式才最具競爭力。把實體商場購物和網絡購物方式彼此融合,形成一種“店網一體”的商務模式,讓消費者能切身實際的感受和試用產品,才能適應現下電商市場發展潮流。(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