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最好別穿雪地靴:沒腳感 不靈活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昨日,一條“開車最好別穿雪地靴”的微博在網上熱傳。微博稱,因為又厚又寬,開車時根本找不到感覺,容易引發追尾。隨后,不少地方的公安官方微博也及時轉發提醒。轉發中,雪地靴被網友稱為“史上最難開車鞋”。

這兩天,福州氣溫陡降,不少女車主也穿了漂亮又保暖的雪地靴。本報記者昨日體驗發現,穿雪地靴開車找不到“腳感”,容易導致剎車遲緩。此外,碰到緊急情況,當駕車者想去踩剎車時,鞋底寬大的雪地靴還可能卡在剎車踏板與油門踏板的空隙間,讓車主沒法及時踩下剎車。
記者從福州交巡警部門獲悉,很多事故中,都因為女車主沒穿對鞋引起,高跟鞋、松糕鞋、雪地靴、洞洞鞋等都存在安全隱患。
對于穿鞋影響駕駛安全的行為,雖然《交通法》中沒有關于穿雪地靴駕車的具體規定,但警方還是建議駕車者換掉雪地靴再開車,以保證行車安全。
微博熱傳:穿雪地靴開車,老司機追了尾
記者在微博上了解到,博主“宅人一個”大約30歲,拿到駕照已3年,每天開車上下班,理論上已經脫離了“新手”的范疇,但雪地靴還是讓她“中招”。
“宅人一個”說,穿著雪地靴開車上班,因為道路堵,她的腳不停在油門與剎車間來來回回,不一會就精疲力竭。路況好轉后,她的車剛一加速,前面的車就來了個急剎。
“宅人一個”說,本想剎車,可是麻木的雙腳,加上又厚又寬的鞋底卡在了油門和剎車之間,已來不及剎車,重重地撞上了前面的車。隨后,“宅人一個”自己連同對方修車一共花了5000多元。
這條微博發出后,不少網友跟帖,講述了自己的類似經歷,并戲稱,雪地靴是史上最難開車鞋。“原來穿雪地靴比穿高跟鞋還難開車。”網友“蘇州城女”說,就在上周五,臨出門,還猶豫過能不能穿這鞋子開車。但一想到雪地靴也是平底鞋,就想問題應該不大,沒想到,最初的擔心成了現實。“差點就追尾了,最后打了方向盤,撞路邊樹上。”
還有的網友稱,穿雪地靴開車,踩剎車或油門是最頭疼的事,因為在操作時根本沒有感覺,自己認為踩了剎車,其實車速一點沒有減。
隨后,各地公安官方微博也立即轉發此微博并提醒,底厚、高幫,穿雪地靴開車有安全隱患,開車時請不要穿鞋底太硬或太厚的鞋子。
記者體驗腳感一下沒了,車子忽慢忽快
昨日下午,記者也穿起雪地靴,在開闊的停車場體驗了一把。
記者的雪地靴為38碼,鞋底厚度約3—4厘米,鞋頭寬度約10多厘米,與剎車踏板、油門踏板間的空隙差不多寬。記者穿上這雙雪地靴,發現腳底突然沒數了,行駛過程中,不是因為油門踩得太輕而不給力,就是油門踩得過頭,車輛發動機發出“嗚嗚”轟鳴聲,轉速表也因油門控制不穩跟著大幅跳動。
記者發現,當想剎車時,由于鞋底太厚,剎車力度往往不夠,以致車輛往前有個滑行距離,當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加大腳力時,車輛已滑出一米左右。這要是在上下班高峰,就很容易引發追尾。
還有一些老司機提醒說,福州有不少立交橋,這要是在下橋時剎車找不到感覺,就容易造成追尾。
此外,記者還發現,因雪地靴鞋頭與剎車踏板、油門踏板間的空隙差不多寬,雪地靴還可能卡在空隙間。
隨后,記者采訪了幾名駕校教練。教練們均表示雪地靴對司機會有影響,并總結影響的原因。一教練告訴記者,雪地靴底厚,就會加大鞋的重量,影響雙腳的靈活性,影響到緊急時候踩剎車的腳感,造成司機判斷失誤。
警方提醒雪地靴不靈活容易卡踏板下
記者從福州交巡警部門了解到,有很多事故都是因司機沒穿對鞋引起的,高跟鞋、松糕鞋、雪地靴、洞洞鞋等都存在安全隱患。一交巡警告訴記者,開車不穿高跟鞋是常識,而雪地靴雖然不像高跟鞋有那么高的鞋跟,但是穿著它同樣可能不安全。
“駕車者在正常開車的時候,一般油門踏板較低,剎車的踏板較高。”這名民警分析道,而行駛過程中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駕車者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要放掉油門踩剎車,但由于雪地靴相對比較笨重,不夠靈活,就容易卡在剎車踏板下,導致駕車者踩不到剎車。
對于穿鞋影響駕駛安全的行為,雖然《交通法》沒有關于穿雪地靴駕車的具體規定,但警方還是建議駕車者換掉雪地靴再開車,以保證行車安全。民警建議,車里最好常備一雙底較薄的平底鞋,開車時換上,以保證安全。(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卡爾大帝擄獲少女心 與巴西果凍鞋合作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